文/曼古乔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惠特曼
回忆四年前,那时我还在深圳。有一位新生转到我班上,她不肯进教室。我伸出手邀请她跟同学们见面,她声音很小,我没有听清楚她说的什么,于是我走近她,蹲下来对她说,“宝贝,老师很想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能大点声音吗?”小女孩凑过来说,“老师,我不敢。”“别担心,老师跟你一起。”我们彼此获得了信任,大手拉小手,走进了教室,小女孩自信大方地在台上作自我介绍,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
小女孩的妈妈在教室外静静地看着,课后,她对我说,“老师,你知道吗?香港很多学校都实行了‘蹲下来教育’,就像你刚才这样跟我的孩子沟通”。原来,小女孩的哥哥在香港上学,每到家长开放日,这位妈妈就会去学校参加亲子活动。她说,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原本,我只是因为没听清小女孩说了什么,想蹲下来靠近点,听得更清楚。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一个瞬间,听到家长的一番话,恍然大悟,如她所言,蹲下来与孩子说话,真的很奇妙,好像什么事情都可应对自如。与孩子沟通中的问题都会消逝不见。你对话的姿态与孩子平等,你的温柔和爱、善良与美,都能最快地让孩子感受到。我很感谢这位妈妈,给了我特别的启发,那便是:尊重比爱更重要。
记得在一次培训会上,一位老师分享他与孩子相处的一件小事。他说,一次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他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风景,却意外地发现,在孩子的视野里,这世界有太多与众不同。这个发现对他的启发很大,从此他便改变了与孩子相处的态度。
虽然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但这一基础,必须以尊重为前提,没有尊重,再多的爱也会失去原本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孩子只想吃一个苹果,你却给了他一筐梨,看似给予了满满一筐的“爱”,却没有任何意义。不尊重对方的意愿,怎可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
在教学一线,与学生相处久了,我更明白,尊重是沟通的灵魂和生命,也是传递爱、达成有效沟通的基石。教师的主要职责,并不只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对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而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关键之一就是平等沟通,通过给予学生真诚的尊重,使学生学会如何接受爱,以及如何施爱予人。在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过程中向学生传播知识,以达到教育最终的目的。
尊重学生,才是真的爱学生。我们常听说,“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就是要让我们和学生处在同等的高度,和他们平等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孩子就会感到你对他的尊重,亲近你,喜欢你,愿意与你分享他的想法,那么,教育自然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不正是对“爱”这个字的最好诠释,不正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最好体现吗?
我曾分享过陶行知先生的一首打油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若是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我们处于信息化智能时代,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宽泛,懂得的道理远远胜过我们的童年或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所以对待学生,我们更应该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让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去评价学生、过度干预学生,无形中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正是因为我们太关爱学生,无法接纳学生身上的不足,我们才会变得有些急于求成。
当我们因学生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而动怒,当我们因学生将课桌画满涂鸦而生气,当我们因学生的想法与我们的相悖而发火,我们不妨调整一下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使心与心的沟通更默契,用学生们的思维去想他们遇到的问题,然后,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供他们参考。
理解学生的言行,走进学生的世界,与学生成为朋友,倾听、尊重、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爱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