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的前一周,我在上班的间隙,抽空把《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完了。
这本书对于我作为妈妈启发颇多。
1.孩子平时犯的错误都是因为她的髓鞘质发育不完整。作为父母,应该包容孩子的错误并不断引导孩子正确的方式,帮助她形成正确的被髓鞘质包裹着的神经回路,这些神经回路决定了她的价值观和做事方式。
2.平时辅导孩子学习时,应该使用正确的表扬方式。
目前由于421式的家庭结构,且各种育儿书总是教育家长要多肯定孩子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孩子总是围绕在各种夸奖当中,比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目前已被科学证实,这类针对孩子本身的夸奖不仅无效,而且还会起反作用。
原因是孩子内心认为自己很棒了,会发自内心地回避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会使自己显得不棒的事情,从而影响孩子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表扬孩子,应该从实处着手,例如“这件事情你做的很棒”“你这副画很好看”等等,肯定她做的事情,而不是肯定她自己。
3.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使她生活在什么氛围中,即产生集体认同感。
对于学校生活我们无法把控,但是孩子放学后的生活我们是可以干预的。
例如,如果想让孩子爱读书,家中应该有一片可以安静读书的区域,爸爸妈妈也应该手不释书,孩子身在其中,就会不自觉的开始看书了;
再比如,如果想让孩子好好学习某个科目,爸爸妈妈也应该一起学,使她体会到一起学习的乐趣,自然对学习这个科目不再反感。
4.并没有什么天才,也没有孩子真正做不到的事情。所有别人认为的天才都是普通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件事情持续做了10000小时(即每天3小时,持续10年)。
邻居家的那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孩突然得了国际小提琴比赛一等奖,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他什么时候成了天才了?
其实都是这个孩子每天辛苦练出来的,只是在得奖前人们没在意罢了。
所以要引导孩子的兴趣,有兴趣她学习时才能全身心投入,并能持续不断地学习。从理论上说,保持这样的状态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或技能达到10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平。
关于如何引导孩子的兴趣,这个要根据不同的小孩不同的场景来引导。例如有一个家庭所有成员都喜欢一个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关于他打网球的视频家里到处都是,所以这个家庭的小孩耳濡目染也对网球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网球,并最终成了著名的网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