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生活的根本目的,但怎么样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或者说幸福的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守下列四个原则:
一、 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二、 交换性原则:
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
三、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四、 平等原则:
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是,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那么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有三种基本的需要,也就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由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如下:
一、 包容需要:指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二、 支配需要:指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三、 情感需要:指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舒茨用FIRO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地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的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我们对别人的接纳越多,就会要求对方对我们暴露的越多、越深。但要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分为四个水平:第一是情感兴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态度,即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有的学者甚至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也有“态度决定一切”的说法。有一个态度的ABC模型,即C(cognition,认知):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A(affection,情感):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B(behavioral tendency,行为倾向):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
美国学者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三个阶段:
一、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的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二、 认同:
认同是个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这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 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