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自己的师傅:
*别抱怨:没人带很正常,有人带是福分
*主动:主动学习、主动做事、有眼力、少说巧做。
*学习:跟事学(好事坏事都可以学到)、跟人学(同事、领导、客户、对手)
*资源:百度、维基百科、公众号、知乎、行业圈子、论坛、专业书
*复盘:事后思考、反复复盘、形成文字、有空转述
*人品:互惠原则--你真都值得别人带吗?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别人花时间的人。
2、主动的力量:
*主动获得周围人认可:a:多做事(有眼力见儿);b:努力把每件小事做到精(让人看到好品质);c:主动多交流(混熟);d:有机会施展副业;以上帮助你建立好的口碑。
*找到关键人物,能够支持你的人(不一定是领导),深度交往。
*主动请教,专业上有想法,又有能力体现,态度上要谦卑,积极阳光像太阳。(有前面的人际基础,赏识与支持你的人会越来越多)
*8小时内先跟随,8小时外深耕专业想法,当有更有力量支持的人或者有表现的时机,一举成名相对容易。
最后还是强调“主动”,中国社会先是熟人社会,主动想要并有方法坚持,没有不能实现的。
3、成为好员工全攻略:
*如何做事:
1):少说巧做,领导交代你的每项任务务必在时间成本效果上超出他的期待,甚至给他惊喜,不要以为巧做是耍花招,投机取巧。
2):每件事情务必和直属领导保持主动互动沟通反馈,每个任务要留有记录,买个好点的本子,还有私下关系上多请教上级,比如递个烟,倒个水,送个土特产。
*资源如何积累呢:
1)你用心记录总结维护每一天的人、事、关系,都可以变成你的资源!例如:我做施工的,老板的施工队都是我的施工队,我感觉是给我开的,哈哈,要大气!
2)现在互联网付费时代了,多使用新技术和工具,比如知乎、书、价值社群、效能app等。千万要讲究实效。
*有哪些窍门呢?
1)每逢开会时务必提前准备好,轮到你,领导让你讲,适当表现,有理念和思路。
2)多学习和不同人沟通,要有作品拿出手,并记录反思。
3)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多帮领导和同事,还要小恩小惠什么的,毕竟关系最重要嘛。
4)进公司务必提前布局,紧跟公司的价值部门和领导,且与自己要匹配。
5)尽量做到每天第一个来公司,可以计划学习或打扫卫生。
6)时机成熟时制造与大老板的偶遇,表现自己。
*有哪些坑呢?
1)刚开始不能和领导抢功劳,让他感觉到你不是他的敌人。
2)遇到好领导时,有些责任分析后,还要学着替领导背黑锅。
3)不要自以为是,自大,不要急,要对自己有耐心,要有能力的积累迭代。有时刹车拐弯不一定达不到目标。
*互惠原则:
1)如果要快速完成生存期迈到发展期,就要扩大互惠原则,互惠本质就是交换。
2)互惠很简单,主动问候是付出,主动开门,主动为别人递东西,这是入职三天可以做的。主动请别人喝几杯,或者有老业务带着工作的情况下,一定主动做些买饭啊买饮料的事,这都是些小钱,但这是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的必要投入。等能力升级了,你能帮助别人做你会的而他不会的,这同样需要互惠。
千万别踩的坑:短期内别找主动孤立或被孤立的高手,因为你摸不清情况容易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思维的开阔度
1)、转变思维的长度,用你的未来来定位现在。知道自己未来要去哪,那么现在用行动来朝着这个未来目标去,未来目标越明确,现在那些可有可无的纠结就越少。
2)、拓展思维的宽度,每件事都从你、我、他三个角度去看,慢慢你会发现原来让你不快乐的执念没有那么多了。
3)、提升你的人生境界,说白了,你是为自己而活,为家庭而活,为家族而活,为团队而活,为公司而活,为行业而活,为社会而活,为世界而活……
你的世界能容下什么,你就会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定义自己。
*坐标--描点--连线
1)我注意师傅和同事嘴里说出的只言片语,从中筛选出可能有用的信息,这个过程叫做寻找点坐标。
2)定位出可能有用的信息后,我去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自己理解后将其应用于项目中,这样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是否有用了,这个过程称为描点。
3)当我的经验达到一定程度时,我开始不满足于这些星星点点,我找到了芯片设计的经典教材,从第一页开始看起,看到精彩的地方简直是拍案叫绝啊,以前不懂的,无所谓的和模糊的,全都明白了,一个个线条成型,我的知识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千万别踩的坑:
1)有人说:千万别信谁,资深同事讲的没有用,理论也没有用。但是没认真学习经典教材的人更没有发言权。
2)还有人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这个领域的知识跟我们没关系。可现在行业都松动了,跨界变得越来越频繁,要清醒一点。
*自我学习四句话:
读万卷书:多学理论,切忌纸上谈兵
行万里路:多做实践,切忌轻下判断
阅人无数:多看高人,切忌说多错多
自己去悟:多思多写,切忌人云亦云
*该如何向领导提问?
1)问前辈问题之前先问百度和知乎,自己先学会搜索,不要做伸手党。解决不了再问他们。
2)像古典老师以前说过:你搜集完资料,如果还有问题再去问他,然后向他展示“我想问xxx的问题,搜集得到这些信息,请问您还有什么更好建议吗?让别人看见你的诚意,明白了你是一个认真的人,也愿意和你做朋友。
3)在你自己有三个答案之前不要去问前辈。
4)自己没有花一小时查资料,不要提问,是一个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