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禅喜公号 若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20190820 暑期带娃游第15天 坐标: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
还在终南山,不过从山上挪到了市郊。八百里秦川太大,逛不过来,几乎都可以在这边安家啦。
继续汇报这几天的行程。
前几天从莲花洞下来后,腿很疼,稍作休息后,我们去了狮子茅棚——这里曾经是虚云老和尚隐居修行的地方。三面环山,面朝太阳,待在那很舒服。
我们爬了两三个小时到达,晒汗湿的衣衫,衣服都干了,我们还没走,恋恋不舍地待了两个多小时。席地晒太阳——这是我们这两个小时的主要活动,其他还逗了一下那只叫小灰的狗,给它喂了饼。
茅棚现在也住人,可惜外出了,小灰留守——这是一只神奇的狗,从第一眼见到它到离开,它没有叫唤一声。它不太靠近我们,唯独给她扔了饼,后面检查狗狗叼走吃了,但它绝对不靠近我们拿食物。
临走我们稍微打扫了一下周围,清理了垃圾,给虚公献上蒲公英和野花。戒行圆满的大德就是让人景仰,我们做不到,因而越加地佩服,也默默希望可以沾一点光,变得更精进勤勉一些。
爬山的过程其实很艰辛,几次都心里想放弃了,但还是咬牙往上爬。
当时就想:人生也许就如爬山一样,过程几多艰辛,克服自身懒惰等诸种习气,也是很多艰难。但是,还是要往上走,因为不进则退,甚至没有退路。
而朝圣如此艰辛,很多人乐此不疲,也许就是从这个过程中去不断吸取精神的力量吧,通过这样的行为,从古圣先贤、高僧大德那里获得精神的滋养,前行更加有力量。
所以,即便汗水浸湿衣服,但,我们真的觉得值得。
这一路还算顺利,出发不久就碰到一位独自爬山的小哥,他是爬山的发烧友,提前准备了地图,他开路,一路不停鼓励我们,我们才不至于掉队。
等返回的时候已经傍晚了,孩子一路坚持下来,也真是好样的!
第二天我们联系上从网络上认识的库峪太兴山一位道长,到他那里看看。道长的庙在半山腰,路还好走,但居住条件也比较艰苦,都是门板作床,铺上被褥睡觉。
房间里很多各种虫子或者老鼠,道长自己准备了很多防虫的药,才能对付过去。
道长算是我们在终南山第一位近距离接触的隐士了,应该是80后,同龄人,离开家庭和孩子,独自在这里修行。
道长所在的庙条件还算好的,还有一些隐士住在茅棚或者山洞里,住宿环境更为狭窄、简陋。 “茅棚里有床么”,“有的,类似这样铺上废弃的门板就睡了”。
道长说:当地的庙大多是村庙,村民集资修建,平日里基本废弃,待到法会等重要日子,村民会齐聚一起。有时候遇到有缘且村民公认修行较好的隐士,她们会邀请住到庙里。
但多数的隐士还是习惯住在茅棚,人迹罕至、不知所踪。
一位来自浙江的隐士Y就是其中一位,他和我们在道长的庙里喝了几杯茶聊天后,就回到山上去,至于他住的茅棚,别人是找不到的。
道长说:修行,就是需要艰苦一些的环境,不然怎么修呢?很多人选择住山也是想通过相对封闭的环境,隔绝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和缘分。
隐士Y则提到,相对封闭的山上环境,会有助于初期修行人的持戒,跟各种欲望死磕。
当然,山上也有形形色色的人。
“其实真正的修行人很少,要不是没有摸到门道,要不是很难坚持,修变样了;要不就是方向不对,有的住得久的,一开始练气功等,就走偏了”和三位隐士聊天,他们都提到了这一点。
道长谦虚地说:真正的高人我们都是见不到的,见到的比如我们也只是初学者。
道长讲起曾经在九华山见过一位隐士,他修行的山洞是一跟绳索吊着才能进去,一般人都看不到的,他们也不主动出来见人。
山上冬天很冷。道长说:每逢冬天山上实在太冷,有些隐士也会暂时下山,但有的人选择继续留下来。
相比正规的大宅子,他们更喜欢小庙、喜欢茅棚,觉得修行就是要苦一些才好。他们听过终南山一些修行地方建得太豪华被作为违章建筑拆除了,“太豪华,那怎么修呢?真正的破棚子,没人管的”。
还有一些隐士本身就比较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我平时也就一个人在庙里,也不太接受外面人投宿,生活很简单”。
几位隐士略微讲起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还是自己一天天去坚持做到。比如我们喝这杯茶,能不能只是拿来喝下去,而不去琢磨茶杯怎样、茶叶怎样。就是我们也不琢磨过去,也不想未来,就只是念念观照念头,其实这都不容易”隐士Y说。
在库峪待了一个晚上后,我们离开了。道长要下山进城看病,我们也就跟随下山啦,跟隐士近距离的短暂接触也结束了。
感觉虽然我们一家人和他们,不过短短几小时的相处、交谈,但也收获满满。
总体的感觉,隐士们都很善良,交谈相处时也很细心地照顾别人的心理感受。他们通常面相清净,两眼有神,举手投足都很温和、友善。
那么难的住山的日子,我单看床铺和床板,就想逃跑了,并且因为住山的害怕,整夜睡不着,而他们,就这样坚持了一天又一天。
我致敬这种对精神财富和内心清净自在的坚守,我做不到。并且,常常他们是独自一个人、默默地,很有毅力和信心在坚持。
“你一个人住茅棚,看到蛇么”我问隐士Y。
“我没看到,应该看不到”他很笃定。
我想,隐士的信心、愿力,他们的亲切和善,给予的温暖和积极的力量,也会温暖我们一阵子吧。然后再把这些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传递给有缘人。
禅喜平台回馈读者抽奖,要参与者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