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看的是李娟的冬牧场,,不知道为什么,我莫名其妙对粗矿艰辛的牧民生活很感兴趣,可能是觉得他们与牛羊共居,和大自然打交道吧。
可是看完冬牧场之后,我发现了牧民的生活是我从未想过的艰辛。所以我也不可能真的跟他们一样生活。我是个怕吃苦的人。
《冬牧场》写的是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民族的冬季游牧生活。我一直都喜欢牧人那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很敬佩他们面对荒野的毅力和坚守。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生活比我想的要艰辛万倍。这个艰难体现在方方面面,荒野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生活也动荡,健康与容貌都很容易遭摧残,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荒野还常叫牧人忍受孤寂,我觉得,这种荒野游牧生活不仅对一个人身体素质,而且对心理素质是一个极大考验,所以很多上了学的年轻一代的牧民子女开始选择时髦的城里生活,局麻一家的大女儿他们与父母一辈牧民生活脱节开来,心也脱离开来。
他们在冬牧场住的是“地窝子”,就是一个地下大坑,四壁和屋顶都是用羊粪块羊粪渣堆起来的,一睡觉羊粪渣就簌簌掉到脖子里,而且羊粪是沙漠里唯一的,更是难以替代的建筑材料……
如果让我当“荒野主人”,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他们游牧生活的艰辛繁重,唯一的饮水是要从离家很远的地方拉回来的,是一些细碎的雪(降雪少且家附近的雪用完后),费半天功夫扛回来的几麻袋雪连洗几件衣服衣服都不够,(所以当然不够洗澡啦)更要命的是里面还混杂有无数的羊粪球马粪球,难以想象。李娟(作者)赶牛羊才一天,就周身疼痛,僵硬,荒野里面的牛马骆驼,很不听话的,像个小孩一样你叫它往东,它偏往西,总是耍心机,所以赶牛赶骆驼是个艰费力又耍心机的活儿;平时一些不太费力小事,如捻羊毛线,打扫房子,炸包尔沙克,背雪(她可以慢慢拖回家),李娟干得了,但是像铲羊圈里的羊粪这种需要大力气的活,李娟就干不了,堆在羊圈里厚厚地羊粪要用铁锹铲起来抛到屋顶上小窗外面,角度十分刁钻,李娟费力铲动一勺,而抛出去的羊粪竟毫不留情地掉到自己头上;他们牛皮绳是要纯手工制作的,还要打磨上油各种准备,骑马时要一直把它放在地上拖着走,借助大地的力量摩擦它让它变软,历经差不多一年功夫才能制作完,是荒野上最结实的绳子了……
长期动荡艰辛的游牧生活使他们健康严重受损,弯个腰都很难直起来(比如也才五十多岁的局麻夫妇)他们忍受病痛的唯一方法是大吃特吃止痛片,草原上的人几乎都这样。遭受摧残的还有青春,草原上的恶劣环境是罪魁祸首,美丽的加玛(牧民的一家的小女儿)放羊时经不住荒原不止息的猛烈吹风,脸庞很快就变黑了;而上了学回来的孩子们与大人有很多不同话题,他们被外面的电子产品和时髦生活深深吸引住,他们的梦想也变成了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相当科学家,这样的和游牧生活没有关系的梦想,父母为他们的远离而忧虑;而草场退化,也牵动着牧人们的心,无论如何,母牧民终是要定下来,停下来的,书里牧民一家的父亲居麻也在等着政府退牧还草政策的落实,他想买车过安稳的定居日子……
我觉得,他们是与大自然共生,同呼吸的人,索于自然,赖于自然,他们对环境的破坏不是最重的,却是受生态环境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的,这种游牧生活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而我希望草原生态环境会变更好,他们能找到新的更好的生存之道,被政府更好地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