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说的比较多的是思维方面的,老是说些抽象思维看着也挺累,也得聊聊术方面的东西,今天聊聊微信新规后的to 巨头机会。
10月18日,微信官方宣布将对《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进行修订,自10月28日投入使用。
此次《规范》的升级新增了不得违规使用用户头像,不得诱导或误导下载/跳转类内容,禁止好友助力、加速、砍价、任务收集等违规活动,禁止违规拼团等修改点。
其中,外链内容诱导或者误导下载/跳转类内容,明示或暗示金钱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等利益内容,微信用户需要下载或跳转到外部APP,或下载特定内容或完成特定操作才可获。违规拼团类内容则包括虚假的拼团活动、欺诈性质的拼团活动、带有抽奖性质的拼团活动以及拼团活动无明确且清晰的活动规则,或规则未以显著方式向用户公示,可能误导用户参与拼团或进行支付的行为等。
新规发布后,各种合规方法纷纷出现,然而虽然社交电商技高一筹,毕竟规则制定权在微信爸爸手里,如有需要,随时根据现实情况修订规则,到那时对于社交电商从业人员来说又是掉头发的时刻了,长远来看,不如自家提前留存一批私域流量为好。
问题来了,做社交做不过微信,怎么留存客户呢?
互联网用户留存竞争的本质是高频打低频,因为高频能培养用户习惯,社交就是高频应用。
好,那除了社交有没有其他的高频需求呢?
比如小说,比如小游戏,比如新闻,比如输入法,比如短视频,当然其他还有很多很多。
OK,那我们套用下高频带低频的模型。
比如小说+电商(客),看小说可以解锁优惠券,领券并打卡可得随机现金收益(其他形式也可以套用)。
这里稍解释一下,看小说是付费的,看小说领券相当于用户损失金钱换来的,因为损失规避心理,相对会珍惜。但是小说粉毕竟是泛粉,如果推送了不合适的优惠券也不会买,所以我们不应该主动推送,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哪类商品的优惠券,当然基于这是要他们付出劳动的,所以给点好处,第一次领券打卡来个大点的,比如3元奖励,首充效应,之后随机3分5分的给,对于能变现的用户,偶尔来点刺激,给几元的奖励,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利用用户的碰运气心理让他们坚持打卡。
当然对于电商推广客来说也可以与小说站合作,以小说站为流量池,抛出淘客群(网站)打卡领书币的诱饵引流。或者把小说做成电子书引免费流量,类似于免费电影引流,这个很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