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文章汇总了大脑是如何运作以及增强记忆的方法,本文继续讲讲学习的好方法。
———————解答难题
一、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孵化顾名思义是孕育的过程,进而造就了顿悟,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放手之后、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
顿悟包含四个历程,分别是准备期、孵化期、顿悟期、验证期。
第一个步骤:准备期,指的是一个人琢磨某个逻辑难题或者创新课题的时间。第二个步骤:孵化期,要从把问题搁置一边算起。此时大脑在“离线状态”下还在围绕那个课题工作,时不时加上一两个早就装在大脑里但一时没能想到可调用出来的想法。给潜意识一个自我琢磨的机会。第三个步骤:顿悟期,疑团尽散,妙招出现的那一刻。第四个步骤:验证期,是复合并确认得到的结果是否真的行得通。
由此可见,孵化期很关键,成功的孵化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系,1:周围环境的提示。2:打破思路限制的预设。孵化的效果的确存在,但孵化却不见得在所有场合都起到相同效果,实验表明适当的休息方式很重要。常见三种休息放松分别是放松,如听音乐;轻度用脑,如网络漫游;高度用脑,如写一篇短文。如果是语言类的难题则是轻度用脑休息放松比较好。
有几点需要强调:1、时间稍长的休息比短暂休息效果要好。2、如果没有到黔驴技穷就去休息,则不会得到任何好处。(早早收工就跑去打游戏只会得不偿失)。
通过孵化我们也认识到了遗忘的第三个作用:促进解决问题的创作型思维。
二、渗滤(适度中断,预冲向前,先退一退)
渗滤是一种构建某种从来不曾有过的新作品(如一篇论文、一个机器人、一份交响乐乐谱)的辅助工具。在创作的构建过程中,打断、感知和反思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渗滤的第一要素是打断,这主要是因为人一旦被某事物吸引,便自然会生出一种动力来想要一口气做完这件事,而这种动力会随着事情临近尾声变得越发强烈。要完成某件事情的欲望刚开始时没有那么强烈,但后来,当投入到忘我境界中,要做完它,就变成了货真价实的渴望。全神贯注时他人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项工作在你记忆中驻留的时间,还会在心理上让你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先完成的首要位置上。
感知是渗滤的第二要素,一旦我们的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如何被激活,可以使用打断的方式)
反思是渗滤的第三要素,比如做学习笔记,有意识的反思,记录自己的想法,感受,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简而言之就是一直保持心神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工未完成的任务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内心的反思。论语其实很早就提到过“吾日三省吾身”。
所以,如果手上有个庞大的项目则要早开始,遇到难题停一停,主动进入渗滤过程。
三、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这一章也否定了一些我们平时信奉的学习方法。比如最近几年火热的刻意练习,可能是值得商榷的。
实验表明,在运动技能训练训练中,不同动作的交替训练比单一动作的固定训练更为有效,因为他能迫使我们内化肌体动作的基本法则,从而使肌体经过调整,可对任何距离的目标更有准头。
交替训练有如下两个优点:
1、使训练效果倍增,对单一重复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受训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结果反而培养出了总体上灵活应变能力,更提高了某项动作的精准度(投球实验)。
2、交替学习可以培养大脑的辨识能力。实验中让学生交替学习不同画家作品与集中学习统一画家作品进行比较,前者效果反而更好,这与我们的直观感觉完全相反。
交替学习不仅能用来复习各种题型、动作、概念,更能帮助你们分辨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因为集中重复训练可能很多点都注意不到。而交替学习就是让大脑随时准备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当然交替学习因内容而异,因而而异,不过关键地方在于,设计交替学习方案时,一定要把新科目或技巧与学过、练过的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了的内容混合到一起。
———————潜意识的深海
一、不加思考(感知)
练就好眼力需要知觉学习,因为大脑不仅能学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它接收到的信息有细微差别,更能通过感知那些细微的差别来分辨其不同。而知觉学习的目标在于提高准确度和精准度,即提高感知力,只需要扫上一眼就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知觉学习时节奏必须要快,认知系统和思考系统都快速运作起来,知觉学习可以自动进行,而且还能自动修正。可以和交替学习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知觉学习时注意利用细微差别)
二、睡眠
关于睡眠,本书提到两个主要作用,首先,睡眠本质上讲是一种时间管理与调节。其次,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是学习。
睡眠过程中大脑并没有闲着,实验表明,晚上学习-睡觉-早上考试与早上学习晚上考试不睡相比分数差距大到35%。
睡眠分为如下结果阶段:第一阶段:起头阶段(轻度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帮助我们感知在白天的思维中显现不出来的各种关系,帮我们做模式识别,最有助于渗滤效应的睡眠阶段。还有助于诠释感情色彩的记忆内容。
第2阶段:运动记忆专场。如果打断该阶段睡眠则应该有的进度程度将无法看到。适用于音乐学习,体育学习,机械技能学习等。
第3和4阶段慢波阶段和深度睡眠阶段合并在一起是延长记忆的关键阶段。打断该阶段不但不利于美容还会削弱睡眠对记忆的辅助效果,尤其是刚学的数据,公式,姓名,日期等。慢波阶段对巩固记忆十分重要。
下面几个小技巧或许用的上:
如果明天有表演或者音乐独奏,那么不妨晚点睡觉,但不要起太早。如果要应对一次化学考试,以及其他类似根据不同模式规律进行的判断能力考试,那么最好晚一点睡觉,可能的话早上睡个懒觉。(充分利用快速眼动和第2阶段睡眠)。如果应对需要发挥记忆能力的考试,如默写单词,则需要利用第3、4阶段缓慢波形,充分利用深度睡眠,要按照正常时间睡觉,早早起床赶紧复习一遍。
从本质上讲,睡眠就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