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昊和玉玉是一对双胞胎,昊昊是哥哥,玉玉是妹妹。但他们性情却相差很多。
昊昊长得高高的,但自理能力比较差。午睡不会穿脱衣服,老师给他教他也不愿意去尝试。严重挑食,每天吃饭都哭着叫老师给他把不吃的挑出来。
玉玉特别乖巧,一些基本自理能力都没有问题。哥哥昊昊哭的时候,玉玉会特别担心,俨然一个小姐姐。
昊昊想上厕所,从外面冲进来,哭着喊老师帮他脱裤子。小便完了,裤头也不提,就会从厕所出来。老师喊他回卫生间重新提裤子,哭着转来转去,气急败坏地扯着裤子就一句话:“我不会啊!”
有一天,昊昊和焜焜玩彩笔,拿出了好几盒全都散落在地板上。老师让他们去整理好,焜焜看到这么凌乱的场景,觉得力不从心,一下子哭得伤心极了。昊昊一副硬汉模样:“哭什么,男子汉流血不流泪!”两个人一个哭,一个说,都不动手。最后,老师带着他们俩一边指导着,终于完成了任务。
昊昊起床了不穿衣服,到处乱跑。结果,几乎所有小朋友都起床穿好衣服吃午点了,他还穿着短裤背心。老师一催,也只有一句话:“我不会啊。”
玉玉看到哥哥还没起床,已经伤心得不得了了。央求老师:“快去帮帮我哥哥,他是我的好哥哥……”老师对玉玉说:“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啦,穿衣服是你哥哥自己的事情,他必须要自己去完成。”
昊昊去上厕所,玉玉一个人占住两个做律动的位置,两只脚分开,一边喊着:“这是我哥哥的位置,谁也不能站。”
这样的状况发生好多次,终于,哥哥哭的时候,玉玉慢慢能不受影响,投入做自己的事情,并且会说:“你再这样,你就不是哥哥了,你做个弟弟好了。”
有一次,妈妈提前来接兄妹俩,出去的时候昊昊的马甲忘在了教室,妈妈说算了,明天上学再拿好了。结果玉玉泣不成声,一定要帮哥哥拿到马甲不可。
老师常常觉得玉玉好辛苦,哥哥做事只管自己,玉玉却要处处为哥哥操心。老师经常对玉玉说:“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哥哥必须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才会长大。”老师也找了这对兄妹的家长谈过,两个孩子都健康快乐,轻松成长,在自立的基础上互帮互助,那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啊。
一个人原生家庭,往往千差万别。他们和亲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常常深受影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到孩子们对自己家庭角色的定位,继而影响孩子的习惯、性格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