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个C姓男孩,最开始对他印象并不深刻。因为这个男孩在课堂上很少展现自己,而且性格并不活泼。在去年的冬天,原先的小组长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再继续担任组长。于是,向我推荐了这个男孩。推荐的原因是,这个男孩背课文很快,能给其他人起个带头重要。
听了老组长的推荐,我有些犹豫。因为对他了解不多,担心他管理能力不足。所以,告诉老组长,我要考虑考虑。过了两天,这个C姓男孩主动找我,毛遂自荐。
于是,我动摇了。想着既有原组长推荐,他自己又有自信,还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小组长不过是配合老师检查背诵,再配合课代表收交作业而已。这个男孩,就成了五个人的组长。
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背诵问题,我曾专门召开过多次组长会。在会上,教他们怎么管理组员,怎么与人相处,怎么有方法有技巧的配合课代表和老师的工作。同时,再三强调,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组长管理,老师抽查的方式一做就是快两年。表面上看,倒也风平浪静。
一转眼,这个男孩已任组长好几个月了。今晚是语文晚自习,下午下班后,我去门口签退。回到办公室时,发现桌子上放着三个纸条。纸条上写着有关这个男孩当组长违反规定的事。主要内容就是,收取未背过课文组员的钱,同时在宿舍攻击老师。据说,背不过课文,只要给他钱,他就会在背诵名单上记录已背过。
刚刚看到时,心里异常震惊。原来看似平静的湖面,水底竟然如此动荡。这件事的性质太过恶劣,火气蹭的就冒出八丈高。那会学生去灶上吃饭了,教室里空无一人。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越想越气。心里似乎闪过无数念头,又似乎一片空白。小小年纪,居然就将“权”与“钱”挂起钩来。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脑子里很乱,多次深呼吸迫使自己平静。半个小时后,终于可以冷静思考。然后,开始梳理事情。这件事性质确实恶劣,但好在不是没有改正的机会。所以决定第一步,先找C姓男孩了解原委。将C姓男孩叫到办公室,问他:“你在履行组长职责的过程中,回想一下,有没有处理不当之处?”该男生理直气壮的说没有。我再三询问,他坚决保证。于是,我决定让他先回教室。
接下来,我将写纸条的几个人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四个学生也是理直气壮的说,C姓男孩怎么怎么收钱。一个一个问清楚钱数,又将C姓男孩叫到办公室。这下,C姓男孩终于承认确有其事。隐藏在水底的不堪,终于露出水面。
随后,把其他几个人先打发回教室,收敛住脾气,开始耐心单独给他讲道理。比前比后,旁征博引,把能想到的道理掰开揉碎的讲了半个多小时。本想与家长打个电话,但C姓男孩哭着求我不要联系家长。看着一个超过一米七的男孩留的眼泪,我暂时取消了这个念头。
随后,又将其余四人再叫到办公室,核实C姓男孩收取的钱数。核对过程中,有一个男孩说C姓男孩收了二十,而C姓男孩说,只收了十块。我告诉他们,我没有参与,不了解情况,所以只能他们自己掰扯。双方扯了好大一会,最终C姓男孩说:“算了,你非要说是二十就二十吧!”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看着他们两人毫不悔改,你咬我扯的样子,好不容易压住的心火又开始燃烧。事情已从湖底见光,双方居然还是如此嚣张,真的很想吼一顿。但我知道,这件事决不能尖锐处理。深呼吸几次,继续思想教育。最后,双方好不容易平静下来。
将这次事件的性质再次进行分析,对收钱的要求要以此为戒,认识事情的错误,坚决改正。对掏钱的错误也明确指出,要求认识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并不全是无辜。再次对双方提出口头批评。然后,我把办公室留给他们五个,让他们在一起将自己心里的疙瘩相互排解排解。二十分钟后,到办公室询问沟通情况。五个人纷纷表示,问题已说清楚。C姓男孩也表示,会在下周一将收的钱退还给其他人。又唠叨了一下关于金钱的底线教育,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以及知错就改的补救措施,暂时让他们回教室。
当几个学生到教室上自习后,我又将事情翻来覆去想了想。一百多元钱,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是多大的事。但对于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来说,很有可能成为心里负担。所以,我从另外一个老师那里换来一百一十五元钱。又将他们叫到办公室,按照他们说的数字,将每个人的钱退回到学生手里。然后告诉C姓男孩,这钱算是我借给他的。等到他能自己挣钱了,再还我。
几个学生显得有些惊讶,不过还是接受了我帮C姓男孩还的钱。C姓男孩,一个劲向我保证,下周一一定会还我的钱。我笑着告诉他,我只接受他用自己劳动换来的钱。所以,什么时候还,并不重要。男孩脸上看不出有什么触动,但也没再坚持。随后,对五个人再次进行说服,并要求,这件事暂时就此打住,不得到处乱传。此时,已马上九点。
一场有关钱与权的组长风波暂时平静,然而我的心却怎样也平静不下来。我不知道,自己对这件事的处理合适不合适。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将这件事告诉学校。而且,对于与家长是否沟通,也还在犹豫中……
(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