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引动妻子开始写文以来屡屡被触动,最早是她的细腻文笔,之后是她的美好情感。而就像我总是试图用文字解释我的行为一样,她总是用文字表达她对于孩子的看法。我明白,在孩子出生开始她的生命重心就已经是那个柔软的小家伙了。
妻子苏朵儿对当妈这事儿并没有什么经验,她只能够通过书籍、通过摸索来确定对于孩子的培养。而写孩子该怎样教育的书简直太多且观点多有冲突,我不得不对她说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就好。
有一天我陪妻子散步,她跟我谈起对于孩子的未来有何看法。你要知道,她是那种万事随缘的不争的性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表达观点,可是在孩子未来这件事上我希望她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害怕她乾纲独断。而她显然也经过周密的思考。她说,只要他健康长大,做个好人。
她其实并不知道,这个标准其实很难达到。健康,仅仅是身体强壮就可以了吗?做个好人,好人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恰逢开学季,我们却定下了完全相反的目标,我们不计划去争取什么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而愿意让孩子生活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顺其自然就好。因为我们在乡村集镇走来,这城市里任何一所学校不知比那里好了多少。
妻子是一个柔顺的人,可是在孩子的事情上却坚决的多。她鼓励孩子去玩泥土,就算弄得浑身泥巴也不怪他。她允许孩子去搞一些小破坏,我买的玩具被这个小家伙拆的七零八落还一脸微笑。小家伙不会画画,拿着彩笔只能够画一些线条,甚至每次画完了都要在脸上手上甚至浑身上下留下不少的痕迹。她让孩子与别人交换玩具,主动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她把一切都放在生活中去言传身教,这是我所不能企及的。
在她的文中,我能够看到她的想法,她遵循的理念,而不是毫无章法的自然生长。她试图让孩子懂得分享的美好,让孩子爱上大自然,让孩子学会哪怕一点点的创造,让孩子借由我眼中对玩具的破坏学会探索,让孩子懂得爱和阳光。
我也曾经与许多母亲交流,她们每做一件事都会顾及对孩子的影响。我仍然记得幼年时候对于世界的认知开始于母亲把五谷杂粮放在面前挨个去讲给我听。于我而言那是生物学的开蒙。有人说,看一个人的教养就可以知道他的家庭。我们就是这样被一点点的影响而来,这不是学校能够给我们的,是来源自血脉融于亲情而生的灵魂。
母亲从孩子诞生那天开始,就必然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了。所以,她们努力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并且不论成功与否都将交出自己的作品。每个成功的母亲都是教育家,她们教会我们爱与温暖,她们为我们种下感知并关心世界的种子。
苏朵儿会不会是成功的母亲我尚无法确定,但是她走在这条路上小心翼翼,且充满了耐心和爱意。我是她的助教,共同去完成这伟大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不能再活百年了,却愿意为小家伙留下一份源于心灵的礼物,陪伴他的一生。
哦,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哪对父母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