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那么双廊最美的地方又是哪里?
上一篇九七说到双廊:“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那么问题来了,双廊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呢?跟着九七一期探索吧 !
双廊镇是云南历史文化名镇,唐宋时代就是南诏大理国的军事要塞,历史遗迹众多,拥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街区。居住人口以白族为主,至今保留着上百处明清时期的白族大户宅邸。这里倚山傍海,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盛誉。
双廊自古以来名人荟萃,远的不说,当代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作家苏童、画家赵青等文化名流都曾在此居住过,他们中一些人在镇子上还拥有自己的客栈,只是最近两年治理洱海环境的需要,双廊的客栈大规模整改,很多客栈或关停或度日维艰。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深入古镇游览,原本想去杨丽萍的“太阳宫”看看,为赶时间也没去。双廊客栈以画家赵青的“青庐”和杨丽萍的“太阳宫”最负盛名,还有一座出名的院子叫“月亮宫”,是杨丽萍的寓所。名人效应,想必人们对这三座建筑都早有耳闻。之所以让人们好奇,不仅跟名人有关,还因为这两座客栈特别个性,不是谁想住就能住,而是他们用自己的章程挑选客人。就拿“青庐”来说,入住其间,拒绝烟、酒、肉、喧哗,甚至拒绝使用手机,房间里也没有电视看。这些艺术家连干生意都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成一个时代的另类文化,只可惜一场整改,呜呼哀哉。南诏风情岛才是我们双廊的目的地,小岛离岸几百米远,远看郁郁葱葱。不通桥,须坐船过去,景区票价50元,含往返船票。船在沙壹母群雕码头靠岸,这个群雕里的沙壹母,传说是云南各民族的始祖母,沙壹母群雕分别表达了她十个儿子不同的劳作和生活状态,移石筑屋、钻木崇火、狩猎等。
岛上主要建筑就是南诏行宫,这是一组多功能建筑,有展品陈列、声像展示等,还可给游客提供吃、住、娱乐。岛上还有一座阿嵯耶观音雕像,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雕像,高17.56米。 小岛树多林密,花木繁多。“洱海的女儿”雕像一带岸滩,是南诏岛最美的一段,这里观赏洱海最为开阔,湛蓝的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 那些岸边的岩石千孔万壑,不知被湖水潮涌侵蚀了几千年。这一带的游客最多,余儿姐妹为在那个白色的摆花凳子前留影,等二十多分钟才挨上。 离开南诏岛时已经下午四点半,可见环游整个洱海知名景点,就算包车,一天时间也是蛮紧张的。我们一路直奔小普陀,经过青山摩崖石刻、鹿鹅山遗址等景点都没停留。 在挖色镇附近,看到好多人戏水,我让师傅停一会,一路跑过去看热闹。这里是一处类似于码头的栈桥,深入洱海百米,又90度转出几十米远,水位刚刚漫过桥面,薄薄的一层,清澈的细浪在桥面滑过,划出优雅的浪痕。 很多年轻人赤着脚在水面玩耍,情侣们手拉着手大呼小叫。小普陀其实就是一座弹丸小岛,小得只能容得下一间庙宇,小庙始建于明朝,1982年重修,亭阁样式的两层建筑,一层供奉如来佛祖,二层供奉观音菩萨。小普陀虽小,却久负盛名,岛上有石有树,地势高低错落,自成格局。 据说早晨的小普陀最美,水雾缭绕,若隐若现,一如仙境。黄昏的小普陀其实也不逊色,阳光从乌云里探照下来,万缕光束射向洱海水面,照耀着小普陀寺,如梦如幻,仙气盎然! 小普陀离岸有两三百米远,岸边有座拱桥,水大时桥两边的路会被淹没,恰好不是雨季,可以来到桥上拍照。对面山顶上已经青草茵茵,天空晴朗,而洱海这一面却云遮雾绕,阳光在云朵的缝隙里投射下来,数道光柱投向水面,或者这就是传说里的佛光普照。傍晚六点半,离古城还有四十多公里,接下来的环游基本是一路奔赴大理。路过下关,真想去体会一下“下关风”的威猛,可是旅伴们都归心似箭,就没好意思要求前往。下关的风据说一年四季不停,冬春两季风力最盛,可达十级。 下关处在苍山和哀牢山的交错口,连绵上百公里的山体挡住了大气环流,统统汇聚到这个岔口,形成大风。这里风势多变,上窜下跳,甚至涡流回旋,乱风造成一些奇特现象,比如从前面吹掉人的帽子,未必落到身后,竟然落到前面去。最初人们不了解风的成因,留下很多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为大理四大名景之一的“下关风”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