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王羲之初始

                  东晋大叔

        时在壬辰(2012),偶遇中国书协张旭光老师CCTV解读“王羲之草书手札《十七帖》,顿感满目金光,觉幻飞花。似有相约羲之奇境,对话兰亭其间,莅临面书,笔笔尽收。故,相见恨晚之味更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七帖》手绢展艳三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帖首字“十七”,故名《十七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逸民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龙保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丝布单衣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积雪凝寒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服食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足下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朱处仁帖》

      如此,张旭光老师、东晋王羲之同志,成为自我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时时关注,日日必亲,晨起首望,星夜固温。早逝数千月日,念念勿忘《十七帖》魔咒,追思无怠。迈步而今,识有小得,斗胆少许文字,以记拥有,多为释怀自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兰亭序》局部

        早闻“王羲之”之名,应在数年数年前矣。略知其因兰亭之作《兰亭序》,文书齐名,更在法度,深得唐太宗世民同志垂爱,极力推崇,大名强劲,名扬千古迄今。其间前久,时也触碰模糊《兰亭序》小版书迹。或因自我愚钝不识大体,或因小书丢失“兰亭”真味太多,无显其真。故而没能怎么触动心魂,羲之同志也便不能清晰印刻心记,远远与我无缘数年、数十年。当下感怀,真言实属今生大大憾事。毕竟余生有缘,当惜为要。心怀兰亭,自为羲之,日日相约,时时心话,总也是今生可得大无憾之幸事也。

                          2019.06.0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