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管理课 2班分享稿
资深菜鸟到持续学习者的蜕变
曾经我是一个持续开始行动者,而不是一个持续行动者,爱好广泛(各类运动舞蹈,英语,育儿,思维导图),专注间歇性活跃在各类菜鸟群20年,深刻的用行动解释了为什么什么都学得会的人其实什么都不会。任由兴趣引导我的行为,却永远止于兴趣。现在请大家一起问问自己,现在你对自己的持续行动能力打几分?1-10,请给出答案。作为一个资深菜鸟,本次分享我将用萌姐的人生管理课的收获,记录下近期做的好的地方,以避免继续掉回持续开始行动的坑。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做
为什么我要购买萌姐的人生管理课?
作为鸡血本人,她的行动力、学习力、人生格局和演讲能力都证明了课程内容绝对不会差。而我除了需要她的鸡血,也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路程有清晰的认识。我最想过的人生是:无论遭遇何种打击,都能够拥有迅速复原甚至更强大的韧性和回弹的能力,如史玉柱,如海伦凯勒,如人生不设限》作者尼克胡哲。也称精神自由,是一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状态,是无论生活发给你一幅什么牌,你都能打赢的自信。想要实现有很多基础:如财商,情商,人脉等,但是人生格局和实践步骤是我之前欠缺的,也是我希望能从萌姐的课程里收获的。人生导师告知的步骤,如果还没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行动方案,那就得再反复梳理,对比分析,复盘总结。所以萌姐的人生管理课是我目前付费的课程里,为数不多的坚持听完,还能再复盘几次的课程之一。
为什么我要进行这一次分享?
输出倒逼输入,输入驱动输出。只有逼迫自己进行公开演讲,才能更高效的强化自身学习体系,并且这也符合萌姐对知识内化的建议。在输出过程中势必会发现很多自身的不足,包括演讲能力的不足,时间管理能力的不足,知识宫殿的不完善。就会逼迫自己继续输入,以驱动更好的输出,形成前拉后推的良性循环。而且分享给小伙伴们,大家互相督促,互为环境,才能更快成长,同时如果大家能提一些建议,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效能加倍。大家一起来说说,你们又为什么来听社群的分享呢?
为什么我总是止于兴趣?
出问题的是大脑的趋利避害的自然反应。做任何事情都是兴趣使然,所以开头容易,但是中间的基础训练阶段非常痛苦,要坚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新的突破。而趋利避害的大脑会让你回避痛苦,又重新寻找新的能让你当下快乐的事情。但是大脑的本能反应有着认知偏差,它看不到长远的幸福。所以快乐过后必有焦虑,在平淡人生里看到他人前进的背影,越来越远,痛苦不堪。大部分的人这种焦虑又会被他人利用,诸如此类“30天学会演讲”,“21天用英语流利沟通”等,都是吸引的这样一批焦虑患者,而有些晚期患者甚至在输入付款密码的那一刻就似乎已经学到了全部,不再行动。快,是时代病;慢,是良药。而很多你现在不喜欢的事情,都只是因为你做不好,只有持续行动才能消除这种不喜欢。很多人的成就都要归功于超越自己的本能反应,人的本性是什么?就是懒和贪。早起就是开启反人性人生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选定三个这一生要做好的事情,然后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其他有可能做好的事情。
用原则这本书的话来说,就是“将直觉表达为决策标准,系统化描述”。让逻辑战胜情绪,抛弃一切纷扰繁杂,回归本我。
将学到的东西马上运用,才能对知识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征
不论是以人为师还是课程,我的习惯都是学了马上运用。向予宁学习演讲的第一次接触,她用好几分钟的语音回答我的文字提问,让我看到了她在日常生活对演讲能力的刻意练习。于是,马上用语音代替文字,给好友聊天时刻意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练逻辑,练发音,练嘴皮子。萌姐的人生管理课里能马上运用的点太多,例如: 刻意练习,吸引力法则等。理论与行动之间其实可以近距离。就是要从身边的各种诸如:洗脸刷牙溜娃这种小事开始训练自己,让那些好的思维变成你的习惯,如此才能达到最终的梦想人生。学了吸引力法则后,我想再次尝试教我家宝宝学一款平衡车,放在角落里积累灰尘大半年了,每次让他练习,他都各种抵触。运用吸引力法则后,我想象了很久他能骑着飞驰的场景,然后面带笑容的扛着车和娃,跑到楼下,也许是被我的热情打动,娃配合的坐上去了,开始很害怕,我竟然神奇的想到了去掉他恐惧感的办法,接着又拿出了十二分的耐心,陪伴和鼓励他,不出一个星期他就彻底的爱上了这台车,一个月后我用吸引力法则想象的场景就真的出现了。其实改变的只有我自己的想法。这种运用后得到的体验,要比听别人说一万遍的效果还要好得多。还有刻意练习的心理表征对我练习英语发音的影响也很大,我先是找到了一个发音我特别喜欢的老师,然后努力去模仿,最开始的要求是一天练好一个发音,不断对比,重复,并做好记录,找纠音师听。慢慢的,情况越来越好,坚持了一个月后,自己的问题基本就已经非常清楚了,然后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特定的训练,写一句有很多同种发音的单词的句子,背诵十遍,如果中间有一遍错了,就重新开始,直到能连续读对十遍为止。你看,这里又运用了Smart 的目标性法则。
联机学习: 与很多本书一起学习的好处
学习萌姐人生管理课的同时我还阅读了《刻意练习》《吸引力法则》《深度模仿》《引爆点》等等相关书籍,我的习惯是把相关内容放在一起学,一起做学习笔记。我发现在盯着自己花花绿绿的笔记本的时候,经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正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第一性原理,很多事其实都有着相同的底层逻辑,学习的知识之间也有着很多重合的基础点。例如: 我发现不管是七个人物法,还是以人为师,都是运用的深度模仿里提到的:选择样本,分析差异,深度调研,正反模仿,自主创新等。而刻意练习与单点突破法,目标分解法等也有相通之处,都是由导师协助将目标分解,再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之后反思复盘,再次调整目标重新计划。而引爆点里提到的关键人物和环境因素,又和人脉管理以及自我激励的相关知识点一致,萌姐提到的“六步分离法则”和小世界现象,就在《引爆点》一书中有极为详细的阐述。基础理论都一样,只不过是运用到了不同的领域。当我们学会了在不同的场合看到都能准确识别出不同包装下的真实面貌,那这个知识点自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真正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在跃进一书中,又称为联机学习,也与新经济新规则一书里描述的网络节点之间互相学习,从而形成无比庞大的云数据库的景象雷同。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你仿佛看了一场众多大咖之间的辩论赛,而且主题还是由你来定的,吸收的速度快很多。
以上三点都是我能持续学习的基础,也是我做的好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在虎视眈眈的想把我拽回舒适区,还得保持警惕,保持身边向上的环境,不能有一丝松懈。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总结:
讲自己写的东西也还不能脱稿,读还读得磕磕巴巴,那些站台上侃侃而谈的人实在太厉害了。多练习脱稿,试试用导图。
总结能力有所提升,但写稿效率不高。多练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