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6年,研究生毕业3年,从边远地区二本院校考入985,211院校研究生,近来毕业院校和专业又被纳入“双一流”,我把我的经历整理成册,告诉你那些本可以走的捷径,这个话题我会持续更新,喜欢的朋友就关注吧。
曾很多次被身边的朋友问道:大学里最珍贵的是什么?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就像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衣服有一定的偏好一样,大学,意味着无数可能。
相对于高中的拘谨,大学里所包含的无数可能,或许是其独特的地方,而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在大学里成长,这样几个要素至为重要:自由,友谊,选择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前两者丰富我们的生活,后两者丰富我们的生命。
自由,几乎是每一个人拼命都要去争取的东西。这是人之本性。从古到今,从西到东,几乎每一个文明体,每一个时代,都在为自由而呼吁,而悲鸣,而寻找。“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革命志士的呼吁。当然,在当下和平的年代里,不必担心什么为自由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自由”成为个体与这个世界对抗的源溯,而进入了大学,对于很多朋友讲,便是便脱应试教育的窠臼,进入新生活的起点。在大学里,课程少了,业余时间多了,老师的管束少了,属于自我的空间多了,这些大家渴望已久的自由,其实才是大学里不同学生之间差距的开始。有的同学利用这些自由,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我,而有的学生则任意挥霍着自己拥有的自由时间,等到走出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刻,同学之间的差距才高下立现。
我至今仍在珍视的,是大学里获得的友谊。对于刚刚成年的学生来讲,第一次离家并且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他乡,没有父母在身边,能够做的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或者一个宿舍甚至一个小小团体内部的人员进行相互取暖。和高中时代繁忙的课业占据了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不同,在大学里,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去和他人进行交流。人,从原始社会起,就是群居性动物,彼此之间需要感情的交流和传递。所以,在逐渐从父母的帮助下慢慢走出来的年轻人,就像一个颤颤巍巍学走路的孩子一般,去尝试着与人交流,建立友好的没有任何其它杂质的关系,有的时候是友情,慢慢的或许会发展成爱情,这些情谊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没有受到更多来自社会上各种嘈杂声音,形色的欲望地侵蚀,所以显得更为纯粹,这些情谊,一旦生成,多半可以维持一生。
选择的能力,这项技能看似简单,分析起来其实非常的宽泛:小到选择衣食住行的方式,要不要逃掉目下的一节课,来参加社团活动,大到选择人生奋斗方向和工作,伴侣等,都是需要培养的能力。所谓的选择,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在人生中各个选择的关口,都能有恰到好处的选择。选择体现在衣食住行上,是一种审美,而在人生道路上,则是一种运筹帷幄。所以,选择的能力,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含着大学问。有的人,从小就有独特的选择能力,而有的人,则一生都掌握不好这样的技能。没有选择能力或者选择能力匮乏的人,人生注定是平淡无奇甚至平庸的,因而也会错失生命中诸多的精彩。因为选择,是一种对待着任务或者命运的主动出击,或胜或败,都是内心揣度之后做出的最佳方案;而不具备选择能力的人,在面临选择时,很少进行有效全面的思考,而会被各样的事物牵着走,就像被牵着鼻子的牛,更像是拉着磨的驴子,一生掌控在别人的手中,到头来,快乐不快乐,结果立现。
选择的能力,其实是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种能力的获得,要靠最后一项:学习能力。
在大学中习得必要的学习能力,是一辈子最有用的收获。这样的话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了,大咖吴晓波,俞敏洪,罗胖等在回首大学时光的时候,都把自己泡在图书馆的时间,视作人生中最为珍贵的经历经历之一。很多事情,待到走向工作岗位才会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大学里,多数的时光里,同学们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而工作后,才反过来去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好好,好好阅读,好好学习。其实,在大学里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泡图书馆是一种方式,且是一种其他方式无法取代的方式。读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给你提供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增加你收入的方法,但是读书却是一种内向的自我修行。读书是一种自我相处的形式,有句话讲:群居守口,独处修心。读书是一种看似无用的独处方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一个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态度,看待一个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让你在选择自己前行道路的时候,不至于像一些人一样,毫无思量,随波逐流。在大学四年中,我读了三百多本书,而我们班最厉害的一个人,读了460多本书,当然,这都是图书馆借阅记录,其余在业余读的,就算不上了。若说读书给了我们什么?
给了我们即便是在黑暗中,仍旧摸索着向前进的勇气和能力,给了我们在茫茫人世间,选择一条路并持续走下去的能力。我想,这样的财富,足以让我们骄傲一辈子。而保持阅读的习惯,也会持续的让我们的生活更为充实。
能把大学时光过成诗,相信你也可以。
感谢你的阅读,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
这是我在简书写作的第260篇文章,静待你来,推杯换盏,分享交流,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