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是很多家庭的通病,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心病。
很多家长也都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随着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不仅会变得“叛逆”,
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内心关起来,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是找不到聊天话题,就是没说几句就被孩子嫌弃啰嗦唠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变得困难,家长又该如何做才能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孩子,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了解他们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想法。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几个理由:
这些都是孩子们真实的呼声,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做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他们的世界呢?
《小欢喜》剧中有一句名言:“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一个严肃而深刻的课题,需要每位爸妈认真钻研学习。
著名心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就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观察事实→体会感受→理解需要→提出请求,所以,以下几点和孩子沟通的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站在客观视角观察孩子
观察事实,多讲事实,少讲观点。
比如:“你怎么回事?!又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就这么不听话吗?”
要换成:“你这周已经是第三次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了,前两次我已经提醒过你玩具玩了之后要立即收起来,但是今天你又没有做到。”
指出孩子没有做到的事实,而不是直接批评ta不听话,孩子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确实做错了。
2、感受孩子的感受
直接说出感受而不是说想法。
比如:“我觉得你就是故意气我。”
可以替换成:“你这样做,妈妈会很难过。”
激发孩子的共情而不是逆反心理。
3、 理解孩子的需求
批评孩子做作业不认真的时候可以说:“孩子,我知道你着急出去玩,但是你要先安心把作业认真写完,仔细检查以后再出门,因为如果你这样草草敷衍,错题太多,明天还会被罚抄几遍,更加耽误玩耍的时间。”
4、 提出具体的要求
清楚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
比如孩子出门磨蹭,妈妈通常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快点呀,总是磨磨蹭蹭,每次都得催你,让人等你。”
这不是具体的要求,而是一种变相批评,也是一种利用孩子内疚心理的道德绑架。
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试着对孩子说:“我们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
与孩子沟通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父母们更加耐心一点,多看看孩子的优点,你的一句肯定、一句鼓励、一句信任,都是孩子形成良好自我认知的力量支撑,唯有如此,他才能变得自信、阳光、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