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点电影…,但是苦恼于那些所谓的好看的点,我Get不到……,故事是这样的…
蛮喜欢鲁豫的,起初不太喜欢,因为网上的各种流言蜚语,爆瘦有病,,只吃几粒米,瘦的要死还说什么特别爱吃,采访的话题终结者等等舆论影响。
但是后来鲁豫大咖一日行,真正了解她,作为采访人要给予大众更轻盈的状态,一直自律节制,从不上网,看流言蜚语等。还有她对电影的欣赏都特立独道。
所以所谓爱屋及乌,看她的公众号,记得她喜欢的电影叫《西雅图不眠夜》,她看了一百次,请记住是一百次,并且还被感动的掉下眼泪…我在想什么电影吸引力这么强,我便也看了。But…然并卵,我没有Get到…电影是不错,但是也没有到她那么喜欢的程度。
男主人公非常爱的妻子去世了,很难过,儿子看在眼里,便拨打了《西雅图不眠夜》晚间电台(看来电影的名字是这么来的)。他爸便在电台诉说了跟妻子一见钟情,像魔法一样的初次见面的感受后坠入爱河的故事。此时电影女主人公,听到后,感动的掉下眼泪…呃,很感人吗?最后女主人甩掉现有男友,找电台男人,两人初次见面也都觉得像魔法一样,牵着手结束了。SoWhat?感动在哪里啊?
可能对于喜欢的电影、小说,或者任何兴趣爱好,真的是太个人化了。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好看就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不要觉得人家恐高,就觉得自己胆子大。
我们不应该看了别人喜欢的电影,自己觉得不好看就觉得电影不好;不应该自己觉得好看,而别人有不同的理解,就觉得不是同道中人,自己境界高人一等。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每个人从中看到的东西也会变得不一样,不同的岁月里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何必急于岁月呢!
自己现在也很少关注某些所谓权威推荐的必看书单,必看电影来作为自己要完成的作业了,那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可供你参考。但万不可拘泥于细节。豆瓣评分高的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低的也不一定不精彩。
当然有些电影确实是经典,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会引起共鸣,可以作为指南,但是还是会因人而异。
对于现在的我,会告诉自己不要强求说,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自己不理解找不到。其实又何必呢。又不是上班,那么务实;又不是吃饭,那么现实。
看书,看电影,是一种放松,是一种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不要把别人看到,而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苦恼。当你在欣赏的过程当中,你身心、你的心灵放松了,被一句台词、一个场景深深吸引了、或者被帅气的男主角迷倒了,晚上正好还做了个梦挺好的,毕竟不看,也不会做美美的花痴梦是吧。哈哈。
可能有人看了我的说辞,会觉得这个人为自己的无知在找借口…。肯定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在书的海洋里经历了什么。
小学的时候看《故事会》《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至今历历在目;
初中看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高尔基的《在人间》至今历历在目;
高中尼古拉.奥斯特洛福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雨果《悲惨世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杜拉斯《情人》、哥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至今历历在目;
大学期间看钱钟书的《围城》、《苏菲的世界》、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余华的《活着》、七堇年《大地之灯》等,故事都历历在目。
而当我大学毕业,这个人变的浮躁不堪,像基督山伯爵那样纯文学的书籍基本看不进去。就业的压力下,认识一个文学大家,被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感动一下后,并不会对你带来任何的价值(至少是当下)。
各种心灵鸡汤的泛滥,在给你脆弱的心灵上给予鼓励和安慰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职场新人指南等书籍,至少那时看来那是宝典,就像高考试卷的参考答案,不知道翻翻你会打开新的世界。从此整个人便不文学了,我也变的务实起来。
买卖跟随大家的脚步,走起来…谁的书柜旁没有个《你若不来,我怎敢老去》、《哈佛凌晨四点半》《60天完美口才打造》等,如此噱头的书籍呢?
也会上网,看看权威推荐的例如某某年必看书单、清华大学、北大教师推荐书籍等。也看了很多。跟随大家的脚步,一定不会错。
而至今,在迫于环境的压力下,我看的那些五花八门的书籍,至今我模糊的对不起掏的腰包。
话说:你看过的书,结交过的“人”,最后都会沉淀下来,变成你的骨头和肉。我不知道那些被迫看的书有没有成为我的骨头,但是我可以确信是变成肥肉了…
所以之后,我便不会受驱使了。那个感觉真的糟糕。《红楼梦》中国的红学巨制。可以说作为文学人或者自诩喜欢看书的人来说,如果说没看红楼梦,就像是不知道汪峰是歌坛的半壁江山一样。
但是我真的没看,所以非常抱歉,以后我要谦虚,说不爱看书…
那时大学二年级时,我选了二学位汉语言文学。那时我奇葩的举动震惊了大家。我们经济学班62个同学里,唯独我一个人选择了文学学习。
选会计专业的班级爆棚的大家坐不下时,我们文学班,总共不到20个人,每节课,一人背个古诗都会被轮上,时间绰绰有余。当然红楼梦是不会不提的。
课下我便兴致盎然的从图书馆借书。很显然上天在折磨我。借过还过三回,每次翻三四页便濒临奔溃。就像背九九乘法表,怎么那么难啊………
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像是我不能逾越的鸿沟。所以,我不看书的,我不爱,请大家相信我…。
可能人就是会有这种逆反心理。被迫的总是不好的,自己选的烂的要死也要看完,然后道貌岸然的分享。
所以呢,何必呢,没有过要出书当作家,没有再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打算,纯粹就是消遣,逼自己干嘛。我说喜欢《七月安生》你说,Just so so.你说《战狼》好,我说Just so so。我们还是好朋友。一起约火锅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