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他是大唐第一男神,才华颜值齐飞一生钟情一人,活成“诗佛”

大家好,我是王维。有人说,我是一位超级纠结的人。是的,我有时也这么觉得。

这纠结,好像与生俱来。打我出生,笃信佛学的母亲就给我取名“王维”,字摩诘。母亲说,这名号来自著名佛教居士“维摩诘”,意为“洁净,没有污垢”。

出生就与佛学结下不解之缘。

而我王家“河东王氏”是“太原王氏”分支,祖上贤人众多,出过3位皇后、3位驸马,宰相10余位,位列三公者也有6人。

他们这么优秀又这么努力,这份荣耀时时鞭策着我,我必得刻苦勤奋求取功名,光耀门庭,不负祖先。

一边激励自己求取功名出人头地,一边告诫自己,不要入世太深,浮世大千终究只是变幻无常。

这就是跟随我王维的纠结,也是我一生的修行。

01

我是世人羡慕的贵公子,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我能诗会文,书画也是一绝,还精通音律。人们称我为“冠绝当时”的神童。

但是,好景不长,九岁那年,尊敬的父亲骤然离世,那一刻,我觉得我的靠山崩了。

我是家中长子,我得扛起肩上的责任。我孝顺母亲,照顾弟妹,自己也要活出力量和榜样。

唐玄宗开元三年,我十五岁了,母亲鼓励我去长安追梦。我告别了家人,跨上骏马,奔向长安。

“长安三万里,行旅何时至。山川皆可爱,风景不同离。”长安,我朝思梦想的长安,我来了。

果然,努力不白费,成名要趁早。我这样的宝藏少年,俊美儿郎,长安张开双臂欢迎我。他们喜欢我的英姿勃发,喜欢我的才华喷薄,喜欢我的书画,更喜欢我的音乐歌舞。

我太开心了,每天都是关注的中心,瞩目的焦点。

长安的名流都热情邀请我,喜欢与我结交,看我表演,催我作诗。

“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这说得,可一点都没错。

一时间,我的朋友圈都是达官贵人,王公贵戚,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更成了我的知交、挚友。

这是我王维一生中,最舒眉畅怀的时刻,我濡墨写下了: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而这泼天的富贵和盛宠,也没有让我得意忘形。毕竟,我是“佛系”的,我知道,一切的繁华都像烟花,只在盛放那一刻最滚烫。

所以,纵然我豪情万丈人气爆棚,但是我知道,想让自己一直抓住高流量,就只有长期主义和牛逼的实力。

我这鲜衣怒马美少年,还得金榜题名才最匹配。

大丈夫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我只想在科举中证明自己。

我开始为自己筹谋,我想大唐有“公荐制度”就试试这路子。

但是我打听到状元名额已经定给了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这让我很郁闷。

不过,看来我还是有机会的,这不,我的神助攻岐王请来了玉真公主。她可是唐玄宗的亲妹妹。

于是,我用尽平生绝学,在公主来时奉上最好的表演,准备给她一个收不住下巴的惊艳。

那天,在歌伎曼舞鼓乐齐鸣中,我眼睛亮如星星,为公主演奏我最喜欢的琵琶曲。

全场鸦雀无声,我的琵琶曲有如玄音,让他们听得如痴如醉。果然,玉真坐不住了,她立刻问岐王:

“眼下公子是何人?”

岐王答她:“是个擅长音乐的人。”

我抱着琵琶长身而立,他们用“妙年洁白,风姿都美”来形容,我觉得文采还行,甚得我心。

公主赶紧凑上来问:“这曲子,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我款款上前,恭敬回答:“此曲名曰《郁轮袍》,乃新曲。”

我看到公主脸上有悦色,赶紧掏出我准备好的诗稿,公主认真阅读后,她大为惊叹,跟我说:“你若应试的话,我当全力推荐。”

我松了口气,有公主这话,万事好说。

自此我潜心研学,等待开考。我21岁这年,正好是开元九年,我终于中了状元!

21岁,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人生最开心莫过于此。我想仰天长啸,感谢上苍。

这天,在曲江宴上,我在皇帝和众大臣面前弹奏一曲,技惊四座。深谙音律的唐玄宗非常欣赏,他当场任命我为太乐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突然悟了,有才华,还要有梦想;有梦想,还要一步步踩着节奏鼓点去实现。

当我真心渴望一样东西,整个宇宙都会来帮我。

哦,还有一件喜事,我忘跟大家说,我有心上人啦。那年,有人送岐王一盒红润鲜艳的红豆,这红豆还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岐王送我一捧红豆,我用锦丝把这些红豆串起来,送给我青梅竹马的恋人崔氏。

状元登科就是我迎娶娇妻时,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王维,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02

在岐王府当我看到鲜艳欲滴的红豆,我吟了一首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赢来满堂喝彩,后来,好友李龟年为这首诗谱了曲,一时之间,大家争相唱诵,红豆歌红遍长安城。

我以为一直会这么岁月静好过下去。没想到有一天,宫里突然有人来传话,说皇帝要宴饮群臣,点播“五方狮子舞”。“五方狮子舞”中有一曲“黄狮子舞”,它为天子专享。

手下伶人排演时,我刚好坐在台下,就有多事人上报,弹劾我僭越藐视皇权。皇上一怒之下把我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命运真是会开玩笑。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从“红极一时”变为被贬罪人。

我私下想,可能是我太红了,招人嫉妒,才遭此横祸。人红是非多,以后在官场得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从繁华京城到苍凉落寞的济州,这落差实在有点大。既没俸禄,又没官舍,日子实在难过。所幸吾妻贤淑,不离不弃,才让我得以度过这艰难的5年。

在济州,我有很多时间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思考越多,就越激发我礼佛修禅的决心。

老天似乎可怜我,公元726年玄宗封禅泰山,大赦天下,我也蒙恩受惠,得以辞官。

两年后,我和妻子商量好,到淇上隐居,打算不问世事,就此终老。过上:“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的理想生活。

遗憾的是,三年后爱妻难产,母子两人都无法救活,离我而去。

10年夫妻缘分,她留给我此生最温暖的回忆。她走后,从此天地茫茫,我孤身一人如飘零的浮萍。

但我会把她的爱,真挚不移深藏于心,我会为她守墓,用一生怀念她,余生绝不再娶。

这一年,31岁的我人到中年,但我觉得自己已是垂暮。我开始缟衣茹素,清心诵经。怀念她时,我为她写了这首诗: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我以为我从此山水寄余生,不再问世事。

但是,生活并不想放过我,我又得纠结了。

生活无以为计,我一人尚可忍饥,但不能怠慢了老母亲。

我想,文人的清高不能当饭吃,我又打起了做官的主意。

是该放下我丰神俊朗的男神身段了,我写信给张九龄,赞美他的高才美德。既然是放下,身段就要美,我跪舔地说:“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张九龄被我成功打动,他表荐我为右拾遗,于是我又重出江湖。

“我本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诗和远方自在心中,先用现实苟且养生。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我不能为纠结蹉跎余生。

但顺心顺水的时光实在太短,公元736年,张九龄遭人构陷,被贬为荆州长史。奸相李林甫的手段大家都知道,满朝文武保持缄默。

唯独我不吐不快,选择为张九龄站队,我写下《寄荆州张丞相》:“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在我心中,他是最好的知己,也是无可替代的丞相,我一定要遵从内心。

可想而知,我受到排挤,他们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让我出使凉州,这是明升实降。

世路如今已惯,我心到处悠然。想到出塞,我居然也挺愉快。途中我诗情勃发,写下《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两年后,我顺利归来,朝廷任命我为殿中侍御史,外放巡查。这正中我怀,我趁机遍游襄阳、郢州、夏口和岭南一带。

趁着公干,我在途中会了孟浩然,还为他画了一张像,但我万万没想到,挚友一别成永别。

孟浩然与好友畅饮后,旧疾复发,不幸离世。惊闻噩耗,我起程去吊唁,忍悲为他写了一首诗: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仕途曲折,前路无着落。故人相继离我而去,我心灰意冷。回长安后,我买下宋之问旧宅,开始建设我的辋川别业。

03

三年后,辋川别业落成,我接母亲与我同住,写下了《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现在的我写诗,只觉得,心事越是平淡,而山水愈是自然。我觉得,我的心跟辋川的山水一样,淡然看日月起落。

我半官半隐,在忘情山水中过了五年,当过御史、库部郎中。钱财乃身外物,我把俸禄都用来周济穷苦布施粥饭。

公元750年,母亲一病不起驾鹤西去,自此身边再无亲人。“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我去职丁忧,打算清灯古佛闲度余生。

大概尘缘未尽,守孝期满,朝廷召我去任吏部郎中,我百般推辞,后来朝廷改任我为文部郎中、给事中。

我心欲静,而世事不安宁,“安史之乱”爆发了。

那是公元755年,安禄山范阳起兵,攻陷洛阳。次年,玄宗皇帝仓皇避蜀,大臣群龙无首。

长安尚未失守,未有旨意不敢擅离。叛军攻势凌厉,不久长安沦陷,我跟很多同事被俘囚禁在菩提寺。安禄山知我名气,软硬兼施,逼我俯首称臣。

大丈夫自当不畏淫威,我拒不签书。

身在贼营,日日惊恐惶惑,我提醒自己念佛,平定自心。

这天,好友裴迪来探我,讲到安禄山称帝后宴饮群臣,掳掠梨园弟子献艺,乐工雷海清摔乐器,高呼逆贼,被安禄山处死,死状极惨。

我感其壮烈,敬其气节,为他写了《凝碧池》一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世事风云变幻,这年7月,太子李亨登基为肃宗,他起用广平王李豫为帅,收复长安。

后来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害,我在病中被安庆绪逼迫签下伪官文书。肃宗夺回唐朝江山,我被押解回京,身为伪官按律当斩。

这时,裴迪救我于危急中,他以《凝碧池》一诗为我辩解。弟弟王缙去官为我抵罪,再加上他平叛有功,最终皇帝酌情处理,我仅被降职,授命太子中允。

一番相处,肃宗皇帝慢慢了解我的洒脱,淡定和才情,他给我升职,迁升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加集贤殿学士。

我心中总觉得对弟弟王缙欠缺了什么,我影响了他的大好前程,如今他不能一展平生志,还被削去官籍。

我看淡了前程,放慢了脚步,有空就回辋川独居,只想与自己好好相处。

这年秋天,我突然感慨满怀,回想大半生之路,写下了《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人生如白驹过隙,往事依稀。山风秋意,才是我心头最美的慰藉。

人总会老的,时光不可逆,佛曰:成住坏空,人生短长,并无别事。

功名利禄为浮云,我只想笑看花开花落,漫看云起,看淡人生。

公元760年我已是耳顺之年,皇帝还擢升我为“尚书右丞”。我提出致仕,捐出辋川别业作寺庙,恳求皇帝以我所有官职,换弟弟王缙回京复职。

感谢肃宗应允,我从此回归林泉,告别俗事。有人说我“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我置之一笑,人生不过一场体验,水重水复历尽坎坷,一切不过一场空。

我只想回去看我的山,我的水。与我的纠结做最后的和解。

深夜独眠,我细思回顾,突然发现,我的纠结它到哪里去了?

或者在一路走一路看中,我渐渐地把它忘了。或者,在用所有官职换弟弟前程时,我就全部放下了。

04

回想我一生历程,第一次,欲断不断求荐为官,是为母亲,为谋生;

第二次,官场突变,好友受害,但我听从内心,没有媚颜奴骨;

第三次,沦陷敌营身不由已,但我绝不犹豫,立场鲜明;

第四次,我果断抽离,感恩反哺爱我的亲友,投入山水自然的怀抱。

从犹豫不决到心意清明,再到果断离场,毫不眷恋。

感恩上苍,感恩所有爱我的人,在一次次的遭遇加身、爱与恐惧的磨砺中,我逐渐读懂这个世界,看清自己内心。

也感恩自己,在每一次生命转折点,我坚守爱和正义,坚定做自己。

我想,我此生的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或许,我终此一生,不为成为一个艺术家,而是想试着用我强大的生命力和自制力,活到极致,实现自我,追求完美人格。

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物质上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

第二精神上“学者”“艺术家”;

第三是灵魂上“人生欲”很强,光满足物质欲、精神欲还不够,还想探求人生的究竟。

我希望我是第三种。

公元761年7月,我61岁,我给所有的亲友写信告别,然后静静地等待死亡。

再见,各位。读到此文的朋友,希望你人生顺风顺水,也祝愿你们活出自我,遵从自心,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