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在干工作还是在混工作?
看Spenser的《个体崛起》说有一种风险,叫做“什么都没做”。并不是表示不工作,而是所谓的“混职场”。貌似每天打卡上班,也上够8个小时,但是工作不上心,能力不见长,做错事情不反思,工作的意义就是等月底的薪水,这就是职场上的“什么都没做”。
以前只觉得每天按时上下班,悠闲度日的工作是没有成长性的,是在浪费生命;现在发现哪怕是每天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在工作中得不到成长也是“什么都没做”。
我们需要找到在工作中的重要绩效节点,在这个上面多花心思,提高关键考核点的绩效,比如做设计来说,首先该会的软件要熟练,其次要懂得施工工艺,然后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积累,最后还要懂得沟通和谈判,要能把自己的设计卖出去,这些关键节点所需要的能力掌握了,那么成为设计师也就不远了,可是如果在这之外的事情上花光了心思,可是在专业上钻研不够,并不能实现较大的转折和突破。
其实也就是为自己打工还是为老板打工,为自己打工的人会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各个方面思虑周到,做事用心彻底;反之为老板打工的人,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有多少做多少,上司说什么就做什么,就像机器人,那么永远被别人控制。
拿着买面粉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离开还是留下?
同事A经常被上司指派很多工作,很多时候其他同事还在休息,或者他们早早的下班了,而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需要继续工作,这时候他郁闷了,这么累,工资只有那么点,别人拿的和我一样多,凭什么我要干这么多?
疲劳、累是我们的身体表现,可是我们是由大脑来控制身体的人,我们需要知道我们这么工作的意义在哪。比别人多的工作意味着我比别人接触更多的知识和成长,意味着我可以从上司那里学到更多我平时看不到的,意味着可能上司想着力培养我,让我担任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我是所有人里面最优能力,最值得信任的人,更可能我开始接触更多工作上实质性的内容。总之我累,但我成长,所以我快乐。
离开还是留下看自己,但不应该是这个原因。
无谓的负面情绪,是消耗时间的杀手。
总有些人,内心特别敏感,会因为比人的一句话或者某件事情而触动心里的某根弦,陷入莫名的忧伤和孤寂,这一下就要好久才能缓过来。
迷茫,纠结,犹豫,愤怒,抑郁,这些负面情绪,是人之常情,但对于情绪,成熟与非成熟的区别在于,成熟的人这些负面情绪来的次数少,而且来的快去的也快,控制有方;但是不成熟的人,就会任由这些情绪淹没自己,淹没内心的灯塔和明天的希望。
就像你听着薛之谦的伤感的情歌,天天陷入自虐的愉悦忧伤,但人家在生活里可是段子手。“情绪”这种货币,“滥发”了之后,也会通货膨胀,也会贬值。
忙碌的人没有时间难过,没有时间忧伤,也没有时间高兴,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还在等着。不要让负面的的情绪成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绊脚石。
工资和奖金到底有多重要?你真的配的上你的薪水吗?
同事B到了年底就问自己的老板今年发多少奖金,工资年后能不能涨。上司的内心读白是:奖金发多少有多重要,没了难道你不在这里呆了?工资涨也得你的能力见长才行啊。
我们每每纠结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先问问自己,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的工作内容和能力是不是超出了工资的范畴,我在这边成长的空间还有多大,我现在的能力匹配多少的薪水合适,在心里都一一说服自己的时候再去和上司谈这些,负责到时候别人一句话就会将自己想说的话全部堵死,以失败结束不说还会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
综上,我们要做自己的老板,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丧心病狂,让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让别人来决定,做到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