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家里都是捡的亲戚的旧衣服穿,一直到大学都是如此,导致我对穿衣服都是非常随便,只要穿着舒服就好。妈妈小时候经常说只有我最不挑剔,给什么穿什么。
刚工作的时候穿的比较随性,老是被问是不是还没成年,同宿舍的室友又喜欢穿的比较成熟,有次去菜市场买菜,人家问她说你带你女儿出来买菜啊,导致后面她都不再跟我一起出去,就算别叫我们一起,她也背着帮我推脱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买衣服都是只买打折的,只要舒服就好,所以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的穿衣风格都是惨不忍睹。衣柜里很多都是买回来根本没办法搭配的衣服。
每次回家基本都是被妹妹吐槽,包括老公都是说,明明衣服买的不便宜,穿出来感觉却非常土,隔壁大妈都说我勤俭节约,因为没见我穿过一件好衣服。
现在还好买衣服会跟朋友一起去,让别人帮忙参考,有几个固定的牌子,算是比较适合自己的风格。一般店主都会推荐一些款式,然后搭配好一套的买,这样对于我这样不会搭配的也不错。衣服的颜色选择比较经典的黑色白色红色,实在喜欢的其他艳色偶尔可以尝试在一些小的配件上面。
出门的话会涂点口红,慢慢的认识的人也会发现,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其实也没怎么,就是尽量穿着简单大方,这个年纪不是17.8的小姑凉什么都敢往身上套,也不是上班穿工服,下班随便套件衣服就ok的。
看了极简,清理了自己的柜子,把那些基本不穿的都清理了出去,只留下几件穿的次数多的,然后添衣服都是选的基础款,颜色舒服,款式也不错的。
“别人有什么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来了解你的能力”这句话最早还是在前段阿何分享的一篇关于穿着的文章里看到,来自杨澜访谈录。
记得很早看过杨澜的一些经历,她曾经在法国留学时候也是一天到晚穿着随便,但是法国女人属于非常注重外表细节,就是坐公交看到的都是优雅捧着书看的法国女人。我记得一个场景就是她的房东都看不下去她的随意而来提醒她。后来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她终于开始注重自己形象,她说: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我在后来的后来,都一直记得!
昨天我公公回来,我妈还说让他把头发剃了,他说不剃,还是挽了个髻,他说这个是形象问题。突然感触很深,一个人的外在真的是一张行走的名片,你只要悟到了,你就真的比很多人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