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一个想法或者点子变成产品之前,我们应该弄清楚这些想法到底是不是我们心里真实存在的,是不是很多人真实感受到,如果是就按照这个思路将这枚产品开发孕育出来,不是,还请放弃!
不过在我们将这些想法开发出来应该先明白以下几点内容,方便我们去理解和矫正自身观点。
1.作为产品经理该如何正确理解需求,即什么是需求?
首先我们先理解什么是需求,需求是由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个体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
这是需求在心理学上的定义,举个例子,在吃饭的问题上,你饿了,这个需求是生理上产生,而食物就是解决这个需求的产品;在社交的问题上,这个需求是心里上产生,你会感觉到孤独,由心里而感到内心得不到满足去尝试联系身边朋友,总而言之,需求是一种状态,其来源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欠缺,不满足;
互联网产品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其表现的形态有App、Wap网页、Web网页、PC客户端、各种硬
件内的软件、AR、VR等等,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所做的工作就是如何设计用互联网产品去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互联网产品之所以存在就是在满足并解决人类在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的不满足。
1.1需求特点
客观现实性:如果一个需求存在,肯定是客观的,有一批对应的用户,且是可以实现的。不可实现的只是实现需求的方法,你想吃冰淇淋,可能只是因为身体缺少水分,那给你一瓶水也能满足需求。
主观差异性:一个需求,即使是大众需求,但也会因人而异,区分出不同的细分用户群体。如上例子,每个人口渴想喝的东西可能各不相同。
动力发展性:一个需求的产生会产生用户心理的倾向,继而在一定环境的作用下转变为行为。需求只是一种心理状态,只有设计合适的场景才能转化为有效的行为。
整体关联性:一个需求必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与人的关联导致一个需求必然是和多个需求紧密关联的,看待一个需求的时候,决不能从独立单一的视觉是看去想去满足。但这不是让大家去做一个大而全的需求,只是在考虑需求的时候,从更加完整全面的角度去考虑。就像一个淘宝买衣服的过程,肯定有一个选衣服,比较,购买的过程,在这之外也肯定有为谁买,寄到哪等等各式各样的需求。
2.需求如何分类?需求有很多,需求的正常分类该如何理解?
坊间有一本著作《马斯洛需求理论》想必都看过,作者所提出的需求分层次观点大家也都能接受并理解,分别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人类的生理机能才能得到正常运转,能够生存下去,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到的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友情、爱情、性亲密。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尊重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的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的能力。
从低到高,越是在低层次的需求反而是人民大众最需要解决的需求,换而言之,只有在底层的需求被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能有更新的动力;
需求一直存在,是定量,但变量却是解决方案,因为随着时间、科技、环境、技术条件等变化,解决方案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古代的飞鸽传书、到烽火传信息,到近代的书信,到现代的电话、QQ、微信等。
互联网产品存在的目的之一是更好的满足了目标用户的需求,从而再实现在商业上的成功;存在的目的之二是让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变的更缤纷多彩,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人来刚好的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如淘宝让人们更快更便捷的买到东西;网易云音乐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高品质的音乐;微信读书解决的是方便求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