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惠英婆婆丢了他,更准确的说是把小儿子文清,卖给了当时在北京城的一户偏远农户。说是“卖儿子”不如说是遗弃了更准确,因为在这场交易中,婆婆不单单是把小儿子给了这户人家,还硬塞给了对方500元,生怕农户拒绝她。
在70年代,500元算是大票了,那会儿记得很多人在国营厂里面工作,工资一个月顶天儿了也就150元-200元。可当时,惠英婆婆为了能送走小儿子,可还真是下了血本儿的。
农户见状傻了眼,嘴里嘟囔道:“呦,你这把儿子送过来,咱这不是犯法的事儿吧”。
惠英婆婆说:“不会的,这男孩子长大了,也能当个壮丁,能替你们干农活呢”!
农户:“这你亲生孩子,你也舍得”?
惠英婆婆:“我家里面两个儿子呢,这年头怎么能养活的了,我也不想给他死鬼老爹,送给你们了”。
农户:“那得写个字据,不能我们养大了,到时候你又给带走了,我们亏死嘞”!
惠英婆婆:“没问题,我这就给你写字据”,话音刚落,就在桌子上摸了一张纸,赶紧写下了字据。
就这样,还在襁褓中的文清,被惠英婆婆无情的送给了农户。(现在的文清对当时的画面,是完全没有记忆的,因为他那会儿才2个月大,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送走了文清之后,惠英婆婆就独自返了家,文奇看到母亲没有带着文清一起回来,于是好奇的问,“文清呢,您这一人儿回来了,弟弟去哪儿啦”?
惠英随即说道: “送走了,给别人家当壮丁去,文奇我跟你讲,你要调皮捣蛋,到时候也把你送走”。
文奇听了母亲的话,吓得没敢再多问一句,生怕真的被母亲也丢了去(当年文奇也才年仅5周岁)。从白昼到黑夜,房间里再也听不到婴儿的啼哭声,这种突然的安静,就当时惠英婆婆的精神状态来讲,可从来都没感觉到,自己是办了件荒唐事。
就在文清被送走的第二个星期,事态发生了变化......
一天,文清的姥姥来家里面做客,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突然发现房间里都没有婴儿的啼哭声,一时起了疑惑,说道,“惠英啊,文清还在睡觉嘛这是,怎么一点儿动静没有啊”?
惠英一脸不耐烦的回应道:“送人了,在家干嘛,又养不活”。
文清姥姥听后立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惠英你怎么那么浑啊,自己生的随意就给了别人,你..你...”,姥姥气不成声,险些被惠英气到血压飙升。
惠英还一脸无辜讲到:“这有什么好生气的,那我现在一个人养两个儿子,养不活,送别人好吃好喝的,长大了还能给人家当个壮丁,这不也好嘛”。
文清姥姥:“告诉我送哪儿啦,赶紧给我要回来,自己家孩子说什么也不能给别人啊,跟你讲,必须要回来,你带我去,你带我一起去.....”。姥姥说完话,连续叹了好几口气,被惠英气的,手扶在桌子上才能站稳些。
在文清姥姥的坚持下,惠英也只能顺从了母亲的意思,准备隔天再去农户家要孩子;谁承想文清姥姥随即就说,“你别等明天我跟你讲,现在...立刻...马上带我一起去,今天必须要把文清给我带回来”。
惠英在母亲的震慑下,一同坐公交车去偏远的郊区,准备带文清回来。一路颠簸可算下了车,惠英在前边走着,文清姥姥跟在后边,一路顺着街边小道儿,走进了当时位于郊区的农户家,“咚咚咚”,惠英敲了几下门,农户开了门,还没等惠英张口说话,文清姥姥就跟农户说道:“文清呢,我们的文清呢”,边说边要往屋里面走,完全没有理会门口站着的那位农户。
农户见到惠英婆婆,有点儿诧异,说道:“怎么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这是来看看?还是想......”?
惠英回答道:“我母亲舍不得这小外孙,死说歹说都要让我带回去”。
农户说:“哪里有你们这样的,今天说给,明天又来要的,这以为我们好欺负是不是”?农户一时间没想把文清还回去,因为农户的妻子不能生养,所以好不容易捡了一个大便宜,得了这么一个儿子,更舍不得再还回去了。
惠英沉默不语,本身她就不想要回小儿子,只是母亲一门心思。
文清姥姥很严肃的讲:“你们这是不行的,违法,贩卖人口,你要是不把我们文清还给我们,我现在就报警”!
农户见状突然缩了脖儿,讲到:“那...那...那也没有你们这样的,不行就陪我们点钱,孩子就还给你们”。
文清姥姥一听,农户还是害怕报警的,为了能顺利要回文清,姥姥随即掏出了300元塞给了农户;然后立马就从农户的妻子手中接过文清抱着。
姥姥掀开襁褓中的小单子,看到文清的小脸,立马凑上去脸贴脸的亲了亲,此时姥姥的眼眶都湿润了;惠英见到母亲流泪,连忙说道:“行了行了,儿子也要回来了,我抱着吧,您歇会”。
文清姥姥一把推开惠英的手,说道:“你别管了,以后你都别管文清,我和你爸我们自己养他,省的再被你这个狠心的妈给丢掉,走开走开.....文清,跟姥姥咱们回家”。
话音刚落,文清姥姥抱着文清就从农户家离开了......
To be conti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