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人很多。
上来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个三四岁的小孩儿。那是个小男孩儿,眼大而有光,很漂亮。男孩儿向投币机伸着小手,手里捏着一元硬币。
车门附近坐着一位小伙子,他起身将座位让给了这对母子。
小男孩儿依偎在妈妈怀里,东张西望,最后盯上了眼前的一张车体广告。广告标题很醒目:“爱心医院无痛人流”。男孩儿用手指着“人”字,稚嫩的读:“人~”。妈妈很开心,大声夸奖他的孩子:“哎哟,儿子,你可真棒啊。这个字儿念什么呢?”妈妈指着“心”字问孩子。“心~”,孩子又读了出来,妈妈又夸。
车内很多人都被他们母子吸引了,站着的或是坐着的。沉闷的车内因为他们的对话有了生机,时间好打发多了。
“妈妈,这个念什么啊?”
“宝贝,这个念‘爱’,爱心的爱。”
“妈妈,什么是爱心啊?”
妈妈被问住了,车内一片沉默。我竖着耳朵,等着听解释,同时也在想答案。脑子里面浮现出了小学的试卷,上面写着“词语解释:爱心”;想起了“新华字典”,我居然也忘掉了字典里面的解释,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妈妈还是很诚实的,过了一会,她小声对孩子说:“妈妈也不知道爱心是什么”。
车停了,母子俩下车了。我望着他们的座位,还在想着答案。将来我的孩子也许会问我同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回答呢?
终于,我找到了答案,那是字典无法教给我们的答案。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生活里、就在身边。最佳答案需要用心去发现、去记忆,这样才永远不会忘记。
那位母亲是幸运的,因为她在孩子问“妈妈,什么是‘人流’啊?”之前下车了。那位孩子是不幸的,亲身体验了一堂“爱心”课却不知何为爱心。
希望那位妈妈能告诉孩子答案,哪怕回家查下字典,因为孩子有权利也有义务知道什么是“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