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要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
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这关乎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人民是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底气。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强调:“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因此,我们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的问题。这关乎政绩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给人民办事的,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共产党人的政绩。因此,我们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这关乎政绩的实现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也是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任何时候,年轻干部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委组织部 姜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