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消零群里有人分享了一篇文章《大厨的唠叨》,分享者是这么介绍这篇文的:“发现一篇有爱的文,来围观吧”。鬼使神差,几乎从来不点开看分享文的我点进去看了那篇文章,看到一半我感觉自己的血压蹭蹭往上涌,因为前面内容太让我不适,后面我没有细看,大致一目一行给过完了,说实话我也不喜欢文中提到的老婆花痴的那两个流量,但是更让我反感隔应的是文中老公对老婆的态度。
我在群里@了那个推荐者回复说:“有爱?我去看了那篇文,作为女生看到这篇我只觉得被冒犯了,你们谁爱看就看吧,我是不喜欢看到这种文再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然后群里另一个简友倒觉得那篇文写得很好,还回复我:“看文章不能把自己带进去了,要以文学的角度去欣赏,不然怎么叫文学作品”。
大家扪心自问,在简书,有几个人的文章能真正称得上是文学作品。鲁迅这么犀利的人,有这么粗鄙骂过人吗?曹雪芹《红楼梦》写了多少“缠绵”之事,有这么诋毁过女性吗?
或许有人跟我说不要在文学作品讲三观,不然《洛丽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甚至中国四大名著都不能看了,我想说如果读者从这些经典作品只看到三观不正,那是不需要看这些作品了,而有很多人看这些文学作品是能够看到作品背后更多层面。
正如鲁迅评价《红楼梦》的主题“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们这些非上述人群的人看到的《红楼梦》可能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百态,是几大家族的兴衰、是一群美丽动人才华横溢聪慧过人的女子,是一段可歌可泣令人扼腕叹息的爱情。
但是那篇简友分享的文里,我们能看到什么?如果硬凹,我可以替很多人回答,什么可以看到流量明星对女粉丝的荼毒,什么看到老公和他的父母为小夫妻家庭的付出,什么看到老公戒烟戒酒,他可真是个好男人……
那个反驳我的人还发了一条“从作品中体会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我就更无语了,甚至想@消零群里每一个人让他们谈谈对于这样一篇文的看法,如果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这篇文没什么大不了,而且还觉得写得还挺好的话,我甚至想到要退出消零派。我觉得我这种较真爱计较爱抬杠的人,可能不适合在那个群里发表意见。
后来懒惰和怕麻烦的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我举报了那篇文,却没有举报这个作者。因为我还浏览了作者其他的文,发现这个简友好像是用不同视角写文,这篇文他是男厨师,下篇文他是媳妇。所以那篇文不一定是作者自己的想法,甚至那个作者有可能跟我一样是女性。但对不起,我就是要举报那篇文。用李成儒的话来说,这篇文让我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也许我开头挂了这篇文还能给这个作者带来更多的阅读量和收益,也许我的举报起不到任何作用。但爱咋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