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定稿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洪乾坤,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跳楼的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清华的天之骄子如此不堪,只因一时的工作没着落就选择了此一生。看到不幸的洪乾坤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哪个阶段对人的一生影响最大?

佛洛伊德曾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拥有美好的童年,一生都会感到幸福。

那如何能让孩子们拥有美好的童年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给了我们准确的答案:

尊重孩子与身俱来的素质,不被环境和人为破坏,并将其发扬光大。

这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NHK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家,1984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任命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窗边的小豆豆》是她的自传,1981年一经问世,便在日本创下有史以来图书销量第一的纪录,并被译为35种语言,全球累积出版突破2000万册。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书中的三个重点内容,它们分别是:孩子们身上独一无二的个性,珍贵如钻石;爱,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界限;人人生而平等,请尊重、信任孩子的人格。

1、孩子们身上独一无二的个性,珍贵如钻石。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孩子们的个性也是如此,独一无二,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喜欢说话,有的则有点沉默;有的喜欢热闹,有的比较安静;有的喜欢数学,有的钟爱物理……

孩子们的个性就像夜晚天空那闪闪发光的繁星。

那如何能保留着孩子的个性不被破坏,从而一直闪烁着光芒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来了解孩子们与身俱来的素质都有哪些,《窗边的小豆豆》为我们总结到分别是:善良,自爱,向往美好和博爱。

“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们善良的天性在小豆豆身上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她在去巴学园之前,因上课不守纪律被退学,原因是上课时跑到窗户边和树上的燕子说话,也为了和路过的艺人打招呼而久久不肯回座位。

还对前来劝她的老师说道:“要是再有别的宣传艺人过来,不跟他们打招呼可不行啊。而且,刚才的艺人们又回来的话,我不在怎么行呢?”小豆豆就是这样的善良,纯洁,不然谁会愿意如此等候一个陌生人呢?

小豆豆虽然善良,但并不懦弱呢,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任何人也别想欺负她,否则她也会反抗,哪怕是演戏也不行!

在排演“化缘簿”这部戏时,当辩庆用木棒打演义经的小豆豆时,小豆豆愤然反击,全然不顾戏里戏外,弄得丸山老师哭笑不得,不得不重选演员,直到让自爱的小豆豆扮演不被挨打的僧人时,排演才得以继续。

小豆豆爱自己也爱巴学园,她希望巴学园里所有事情都是最好的,当然也包括校歌,可巴学园校歌只有简单的”巴学园”三个字,不禁让她有些失望。

“这么简单的歌,还不如没有呢。”“我们想要一首了不起的校歌,不想要这样的。”就这样,巴学园一直没有校歌,孩子们宁愿没有,也不接受敷衍的。在他们眼里没有校歌的巴学园仍然还是最美好的。

美好的事物间总是相互吸引,宽广博大的爱是连接的纽带。

小豆豆从来不吝啬自己对他人的爱,在“自由之丘”车站的检票口,看到是聋哑人的哥哥姐姐们打手语,她打心底里觉得那样子美丽极了,因为小豆豆从他们眼里看到满是快乐的光彩。

只要心中有爱,光芒就永不会褪色,无论多么漂亮的蝴蝶结也无法比拟,蝴蝶结是姑姑送给豆豆的,豆豆对它爱不释手,可校长的女儿美代也想要个一样的蝴蝶结,为此,美代总是缠着爸爸,那怎么办呢?为了不让她特别喜爱的校长为难,即使不戴蝴蝶结也没什么关系吧,于是,她心爱的大熊娃娃身上就从此多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豆豆身上这些特有的素质与身俱来,没有人教,就像太阳总是会照在每个人身上一样,温暖,自然。

孩子的爱,不分年龄,不分地域,不分界限

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但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人把爱的权利握在手中,不愿放松,只有遇到合适的对象时才会一点点尝试去爱。

那有没有一个地方,无论你是谁,遇到谁,都可以大胆地去爱,也将得到大把大把的爱?这样无私的爱或许只有在巴学园才会有吧。

真正的爱是无私的,没有性别,年龄,地域,种族之分。孩子们恰恰能做到这一点。

当初,小豆豆第一天来巴学园,就对这个梦幻般的校园充满喜爱,两棵活的大树组成的校门,由电车车厢改造的教室,并暗暗许下心愿,若是能亲眼目睹电车车厢是如何运来的,一定是最让人开心的事。

和她一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电车车厢充满热爱,校长先生心中装着孩子们,自然了解孩子们心中的小九九,先生让孩子们先回去征得家长同意后才能带着睡衣和毛毯来学校,为了能让孩子亲眼见证她心目中的大事,亲爱的妈妈亲自送豆豆来学校,当孩子们穿着睡衣站在清晨的阳光下,亲眼见到他们憧憬已久的情景时,心里无比的幸福,孩子们太高兴了,一个个欢呼雀跃扑向校长的怀里。

校长先生被孩子们弄得摇摇晃晃,他高兴地笑了起来。看到先生笑,孩子们更加高兴了,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大家永远不会忘记这无比快乐的时刻。

马尔克斯说:爱,其实是一种本能,它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天生就有的。

这里的某些人也许就是孩子们吧。

因为在孩子们眼里,任何事物都值得认认真真地去爱。

小豆豆在家和牧羊犬洛基玩游戏,不知怎的牙齿锋利的小狗真的咬了下去,小豆豆的耳朵瞬间鲜血直流。

爸爸妈妈闻讯赶来,很快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小豆豆为了不让她最爱的好朋友洛基被扔掉或是受惩罚,她强忍住泪水紧紧地挨着洛基,恳求爸妈不要责怪洛基,直到得到肯定的答复,才愿意去医院治疗。小豆豆即使被洛基弄伤,也不愿看到洛基受到一点点惩罚。她爱它,胜过爱自己!

孩子们的爱天生没有任何界限,纵然面对残酷的战争,也不会改变,太平洋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有一天,巴学园来了一位新朋友,名叫宫崎君。宫崎君虽然出生、成长都在美国,而且还不会说日语,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并且成为朋友。

政府和战争有国度界限之分,但孩子们的爱绝对没有,不然怎么会有敌我两国语言交融响彻在巴学园温暖而和煦的上空呢?那声音仿佛在说“美丽的,是beautiful”!……

有一种东西,在这个世间最珍贵最美好,也最容易得到它,那就是爱!

人人生而平等,请尊重、信任孩子的人格

人人生而平等,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有生命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和信任。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尊重、信任别人就是尊重、信任自己。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尊重、信任和实现自我。

可见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有多么的重要。

在巴学园里,就是因为校长先生对每个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让孩子们那些与身俱来的素质得以保留,诸如善良,自爱……这些优良的品格,孩子们借助这些原生品格一路前行,冲破一道道藩篱,击退一个个困难,直到一个比一个出色,最终成为了最优秀的自己,走向人生巅峰。

这一切,与巴学园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他与小豆豆第一次见面,就认认真真地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多小时的话,直到小豆豆把心里想说的话全说完了。

先生听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不耐烦,没有打哈欠,而且总是身体前倾,微微颔首,不时还会问道“后来呢?”“没有了吗?”先生充分尊重小豆豆爱说话的天性,这让初次见面的小豆豆有了莫大的鼓舞,先生也因此成为小豆豆最信任,最喜欢的人。

在小豆豆那里,之前从来没有人愿意听她讲这么多话,之后也没有!校长先生是第一个人,这件事或许奠定了小豆豆一生喜欢表达的基础,助推黑柳彻子后来成为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可见,尊重的力量多么伟大!

在巴学园,尊重和信任是校长先生非常看重的教育理念,这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上面。

比如,在巴学园举行的运动会,最后总是身体有缺陷的高桥君拿第一名拿到手发软,这种巴学园式的运动会,每个项目都是校长先生亲自设计的,他尊重高桥君天生的缺陷,并相信他一定能赢得比赛。校长的尊重和信任由此换来高桥君一生都不会忘记取得第一名时的自信。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在巴学园,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有一天,小豆豆将心爱的钱包掉厕所里了,于是她找来工具,开始挖粪找钱包,不一会,身旁就出现了一个小粪堆,刚好被从这里经过的校长先生看见了,他见正在忙活的小豆豆,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然后就转身离开了,没有责怪,也没有埋怨。

这让小豆豆觉得“即便钱包没有了,也挺满意的”。因为“校长先生对我做的事没有生气,很信任我,把我当作一个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

就连妈妈听了也由衷感叹校长先生“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正是这样的了不起,成就了巴学园里走出去的孩子们:高桥君,美代,朔子,阿泰,天寺君,税所爱子等等,在先生眼里,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被信任。

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写了孩子们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是人生的基础,家长和老师要保护这些品质不被损坏,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极富个性的人。

如果家长、老师都能够像巴学园那样,发现并保护孩子们身上这些与身俱来的素质,哪里会有孩子步入歧途呢?就更不会有清华的研究生因一份工作而跳楼轻生的事件发生了!

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