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赞云“医者圣人心”、“医生有割股之心”,有典“妙手回春”……,诸如种种,那都是上古传说。而如今国家说医院“看病累 看病贵 看病难”,百姓说医生“生 硬 冷”。今古颠倒,真的是因为“今天你对医生态度,就是明天医生态度”么——一医学院士语录
繁忙让医生笑不出来: 医生有多繁忙,看一组数据,某省省级知名医院,门诊量400万次/年,医生1500名。某二级医院门诊49万次/年,手术7万次/年,住院医生130名。几乎可以看到,计算结果,基本上占7.5/10万医生,要把当地人口总量每人看一次门诊,而这么少的医生,看门诊时间,仅占其工作总时间的1/4,其它时间,医生在干什么,医生在住院部做手术等治疗。那么住院病人有多少,基本上是编制一倍,什么概念,例如一个病区30张病床,住60个病人,走道里加满了病床,嘿嘿,这时,平等实现了,再有钱,再大官,对不起,也睡走道。平均住院日,基本是7天,一月约住450左右病人。通常这个病区,只有5名医生,还要带值夜班。医生从上班到晚上,每天工作近十小时,不停做,不停回答病人询问,医生能保持笑容不?
长期积劳累让医生笑不出来: 国家说“看病累”,说的是病人及陪同家属累, 我说“看病累”是指医生累,首先,要明确医生和大家一样,是个普通人,也要养老、陪妻生子,面对每天十小时工作,要询问病情,挖掘发病过程及过去发病历史,要看各种检查,分析病情,回答质疑,安慰病人安抚家属,面对网络时代,对医学知识半懂不懂的的人、担心病情危及生命的人、精神抑郁的人质询反复解答,还要写病历记录。你说医生累不,问问自己,你工作有这复杂,你是这样工作的吗,你有这劳累吗?医生能保持笑容不?
面对“质问” 、“骂医” 、“打医”、“杀医”的“新常态”,~医生笑不出来 :现在,病人 “质问”医生以小时计,“辱骂”医生以天计,“打医”以月计,“杀医”(全国)以年计。这种不争的事实,给医生带来严重心理压力,医生不断提醒自己,“看病有风险,说话要谨慎,”。医院念也每天念“说到位 做到位,写到位”的紧酷咒。出门前妻子丈夫互相叮嘱。“千万莫顶不住撞病人及家属,看到纹身的,神经兮兮的,千万要小心……”,恍惚告别一般。上班象“特务”,碰到熟人排队,不敢打招乎,否则有人质疑“开后门……”,看一天病回家,松一口气,就像远程驾车安全回家的感觉。笑,呵呵,太奢侈!过去医院口号“有1%希望,要99抢救”,现在“有99%希望,要做好100%法律风险评估,一旦有风险,转院”,转院有“途中,多死多少人!殊不知,抢救病人,争分夺秒。“质、 骂 、打 、杀”医生心理阴影下,医生,请你微笑服务。可以的,待我确认无法律风险后,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