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创作特点
第一幕:开端:1.此时此刻2.突变发生3.应对方法
第二幕:中段:4.投入试炼5.伪成功/伪失败6.二度打击7.至暗时刻
第三幕:结尾:8.灵魂导师9.化险为夷10.结局
框架:
1.此时此刻——小姑娘在火车站门口等着把她送上动车的人
2.突变发生——认错了人上错了车
3.应对方法——小姑娘让司机把自己送到火车站门口
已经到了晚秋,清晨微凉,人们裹着外套。现在只是早晨9点左右,火车站门前行人熙熙攘攘,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从客车上下来了,下车后到处张望着,貌似在找谁。这位姑娘身穿一件褶皱玫红色的T恤,一条塑身牛仔裤,一双沾染着灰层的运动鞋,还有一件看着有点厚的绿色外套。背上背着一个比她人还大的深色背包,拉着一个崭新的黄色拉杆箱,好像是要出远门。这个拉杆箱成为这位姑娘身边最亮的东西,特别耀眼。拉杆箱看起来是22寸,表面的一层塑封膜还没有拆掉,估计是因为要出远门才买回来的,拉杆箱的外层图像是卡通样式的,配上金黄黄的颜色,显得特别张扬,与小姑娘的气质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小姑娘看着是要去大学报道的,现在正好是开学季。小姑娘可能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眼神中露着胆怯紧张的神态。
这位姑娘走到一个火车站的正门口,把背包放在拉杆箱上,四处张望了一会,迎面走来一位四十多岁中年男子,黝黑的皮肤,身材壮实,边走边四处看着,仿佛也在找人。中年男子大步流星朝这位姑娘的方向走过来,正好眼睛对视一秒,两人以为就是彼此要等的人。
中年男子:你是某某吗?(带着浓浓的口音,小姑娘并没有听清楚)
小姑娘:你是小婷的舅舅吗?(本来要接这位姑娘的人)
中年男子:是的
小姑娘:那你打个电话过去
中年男子拨通电话:喂,我接到人了,穿着绿色的外套。
中年男子放下电话拉着小姑娘就急匆匆的走了。带着小姑娘上了一辆卧铺车,车上还有床,小姑娘有些迟疑还是跟着上了车,然后给小姑娘安排了一个位置,小姑娘没有脱鞋子上床,只是把背包放在了旁边,坐下了。小姑娘心想:这是动车吗?虽然没有坐过动车还是在心中质疑我真的坐对车了吗?不好的预感来袭,车已经开动了。
车上的人们开始聊天了,你一句我一句的。
突然,一位中年妇女问到:小姑娘你去哪的呀?
小姑娘弱弱答道:去上海
这位中年妇女提高了分贝说:这是去温州的车,不是去上海的,小姑娘你是不是坐错车了呀?
小姑娘慌张了起来:师傅,停车,停车。
司机:我都要开出武汉了,随便找个地方停了你自己回去吧。
小姑娘带着哭腔说到:你送我回去,是你把我弄到这里的。
司机很不耐烦的说到:你自己回去。
小姑娘的电话铃声响,许是没有接到她的人打电话过来了,小姑娘说上错车了,对话那头也紧张了起来,让小姑娘把手机给到司机,小姑娘照做了,电话那头传来着急的声音,让司机把小姑娘送到接的地点。最后司机拗不过,打了个电话,让接上小姑娘的人把小姑娘送了回去。
中年男子打了车,坐在车里说到:打车费你出啊。
小姑娘:我还问你是不是小婷的舅舅,你说是的。
中年男子:我接的人穿绿色衣服,跟你一样,我以为是了。
小姑娘:是你弄错了,应该你来支付。
中年男子和小姑娘争执了一会,大家就沉默了,最终还是由中年男子付了出租车的费用。小姑娘到火车站后好像有人在等她,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那个等她的人打过来的,这回接她的人对了。这个人是小婷的舅舅,接上小姑娘后看时间还早,带她去吃了顿饭,给了动车的车票,然后送上动车,就离开了。小姑娘也总算是安稳的坐上了动车。
在动车上,小姑娘回想了坐车乌龙整件事情的过程,心里直打哆嗦,要是跟着上车的那个人是坏人怎么办,第一次出远门的她对外面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要是真碰上了坏人她的人生从此暗无天日,还好只是一场误会,还好最终坐上了正确的车。原本家里是不同意她外出上学,只想着让她跟着邻居家的姐姐外出打工,村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九年义务读完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这个女孩虽然不懂外出打工意味着什么,但是心中有个声音呼喊着不能这么早辍学,她需要读完大学。跟父母因为这件事闹了一个暑假,最终父母妥协了,凑了学费,生活费,还在临走前买了一个新的拉杆箱给这个小姑娘。
随着动车的远去,小姑娘开启了她的大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