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幼儿园已经说了,以后不会给孩子发书。我在想要给到孩子什么,让传统的家长满意,让孩子们更受益。对于家长,我们做的最多的应该是宣传。其次孩子的进步应该是看在眼里,然后才是家长的认可。五大领域的内容要给到孩子们,这是老师们必修的课程,可怎么把课程落实到实处,才是我们要深思的。
除了一些要提前计划的内容,单就五大领域来说,有些课程是需要提前备好课程,但课程要根据孩子的经验、兴趣来制定课程,孩子是变化的,所以一部分的课程也需是变化的。如果说,讨论课程,只有几个课程可以提前讨论研究,其他则是根据孩子们的需求来制定,过后再整理,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是学习发现课程的敏锐度和思考度。
这几天再次读了《幼儿园一日工作指引》,文件上说的就是我们平日的工作,虽然是做了,但是做得孩子们有点被动,它提出孩子们喝水孩子们活动,都要有情境,让孩子们乐于吃乐于玩。那么老师呢,要提供情境,并学习编并创造情境,让幼儿乐于接受,这是不是也应该每天都要有一个情境的课程来贯穿孩子们的活动。
其次读了关于生成课程的书,小班主要生成了关于生命的课程,中大班探究课程。例如同样是蚂蚁的发现我和孩子们都会遇到这样的小动物,我的延伸只是为什么这里有蚂蚁,蚂蚁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处。
思维只在少有的几个点上,但生成性课程,却写了蚂蚁的如何有趣,它要吃什么食物来喂养它,来找他的家,把蚂蚁看成是有趣的动物,甚至爱护生命,这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关爱别人的生命,进而更关爱自己的生命。对于蚂蚁,还引出蚂蚁的分工,进而让幼儿也知道,各司其职,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就是秩序和合作,这样种族才能延续下去。
生成性课程给到我们是什么,就是学习生成的思路,他是一种博览群书的学识,一种思考的方式,静下心来,生命的脚步就是这样静静的绽放,我们要平静的准备好随时收获这绽放的喜悦,这才是我们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