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边界

今天是开心陪伴你每天一本书的第299天。

今日共读:《知识的边界》

一、人们对互联网和知识最大的四个偏见。

1.纸质书真的比网络获取知识更好吗?温伯格认为,人们只是把图书过分浪漫化了。而且受限于书籍的形式,我们只能跟随者作者的思路,拿到一个“链条状”的知识,而不能像在互联网里一样,发散思维,开枝散叶。

2.现代人们的焦虑,是因为信息过载吗?温伯格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过滤器失效了,它不再能帮我们删掉信息,反而会增加信息。

3.回声室效应会让极端主义加剧吗?网络上虽然存在回声室效应,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进入一个回声室,也是在一片嘈杂当中听过了很多声音之后,才进入的。

4.事实还是知识的基础吗?温伯格说,在互联网上,如果你不喜欢我的结论,那你很快就能找到反驳我的事实。事实失去了它古老的作用,不再是知识坚实的地基。

二、互联网塑造出的、全新的知识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呢?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书本上固定的文字,也不是网络上的信息,而是网络本身。知识的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的专家”向“每个人都是专家”转变,而知识的传播方式,正在从原来的金字塔模式,变成扁平的网状模式。

知识的这些变化也让我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来受限于书本的限制,都是从 A 到 Z 的长形式思考,而互联网的超链接帮助我们,能把这条链条扩展成一张网。

三、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建议。

1.在开放的网络生态里,学会混合利用过滤器,让一些过滤器成为筛选其他过滤器的指标。

2.上传资料时,要上传“关联数据”,让数据和数据之间发生联系,变成知识。

3.展示你的工作,让有价值的观点能及时让人们看到,并且链接一切,链接越多,网络就优秀。

4.学会拥抱不同,我们既要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别人的观点,也要包容不同的意见。请把自己当成一帧网页,和世界做更多的连接,收获更多对自身的理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按:这本书想推荐了很久,不过貌似读完后良久也很难抓到重点,也是这阵子写的最难受的阅读心得了,貌似有千百句话可以提炼...
    装读书人的老翼阅读 1,487评论 2 2
  • 梳理结构之前的话 我一直是不赞同这种总结读书方式的,因为读一本书,自己的收获和感想是要远远重要于作者书中阐述的内容...
    安德烈了阅读 1,533评论 0 4
  • 这是一部颠覆认知之作。作者戴维·温伯格是哈佛大学伯克曼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是互联网思想家。全书分为四个部...
    coco任意门阅读 394评论 0 0
  • 猫大人,这本书,嗯,读了比较长时间...... 话说当年不知道是什么缘故(2013年,有里面加着你的保育费收据为证...
    瞅瞅君与猫大人阅读 526评论 0 4
  • 保研成功后的第一个周末,正好家里聚餐,和姐姐的关系又回温,就一起回了家。 周四晚上,我妈打电话,我存了个话头,说有...
    饼干和酸奶小猫阅读 2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