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中心思想是阐述虚和实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这里说明敌军无论怎么防守,都肯定会存在不足,而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这些不足,然后攻击敌人防守较弱的地方。如果说敌人防守严密,就要用运动的假象使敌人跟随我方运动,从而找出其运动中的不足。这就是孙子战略中一个主要的原则,现在叫做“避实击虚”。篇中主要论述了要争取主动,避免被动,造成敌人弱点,迫使或者诱使敌人不断运动或者分散,而我方则集中兵力,以逸待劳,一发现敌人的弱点则应迅速出击,攻其不备,“因敌而制胜”。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
孙子说:举凡首先到达作战地点而等待敌人的就显得沉稳、安逸,后到达作战地点而着急应战的就紧张、劳顿。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来调动敌人而保证自己不被敌人所调动。能够使得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的,是诱敌以利;能够使得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的,则是相逼以害。因此,敌人如果闲逸,可以使他劳倦;敌人如果饱食,可以使他饥饿;敌人如果安稳,可以使他动乱。
在敌人没有办法进行紧急救援的地方出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展开进攻。行军千里而不使自身劳顿的原因,是在敌人没有设防的地方行进;进攻而必能够取胜的原因,是进攻敌人没有防守(或无法固守)的地方;进行防守而能够绝对稳固,是要在敌人不进攻(或攻不下)的地方做好防守。因此,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设防;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进攻。微妙啊,微妙啊,这真是达到了无形可窥的境界;神奇啊,神奇啊,这真是达到了不露一丝声息的程度,从而才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进攻而使得敌方不能够抵御,那是冲击在敌人的薄弱环节上;撤退而使得敌人无法追赶,那是行动神速,敌人追赶不上。我方想与敌方交战,虽然敌人高高筑起防御工事也不得不出来,是因为我方攻击的是他必定要救援的地方;我方不想与敌方交战,虽然只是画地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方交锋,这是因为我方想尽方法调动他,使得他背离了所要进攻的方向。
因此,展示给敌方以假象而不露真情,那么,我方就可以集中兵力而敌方则会分散兵力。如果我方集中兵力在一处,而敌方分散兵力在十处,这就能够形成局部的以十攻一的态势,那么,就会使得我方兵力众多而敌人兵力寡少了;用众多的兵力对付寡少的兵力,那么,与我方交战的敌人就会陷入困境了。我方与敌方交战的地点,敌人事先不知道,那么他防备的方面就会很多;一旦敌人防备的方面很多,那么他在局部与我方交战的兵力自然就少了。如果着重于防备前方,那么后方相对就会薄弱;着重于防备后方,前方相对就会薄弱;而着重防备左翼,那么右翼相对就会薄弱;着重防备右翼,左翼相对就会薄弱;因此,无处不防备,其实就是无处不薄弱。最终造成兵力薄弱的原因其实就是处处设防啊,而形成兵力集中的优势原因则在于迫使敌人处处防备我方。
如果知道作战的地点和时间,哪怕奔赴千里也可以按时会合交战;而不知道作战地点和时间,那就会造成左翼难救右翼,右翼也难救左翼,前军难救后军,后军难救前军的状况;更何况远者相隔几十里、近者相隔几里的不同的战况呢?在我看来,越国的兵力虽然众多,但是对于胜利又有什么裨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成的。敌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可以使他无法战斗。
所以分析一下敌我双方的情况,可以得知双方所处条件的优劣得失;挑动敌人,则可以了解到他们的行动规律;对战地进行侦察,就可以知道战地各处是不是利于攻守进退;运用小规模的兵力与敌方进行试探性的较量,就可以知道敌人的兵力部署或有余或不足的情况。所以运用假象迷惑敌人的用兵方法如果运用到极致,就会不露出一丝真迹,而使人无形可窥。那么,即使埋藏非常深的间谍也没有办法窥测到实情,即使很有智谋的人也无法运用计谋。通过以假象迷惑敌人的“示形”方法而取得的胜利,即使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不能了解其中的原因;众人都知道我方取胜的外在的作战状况,但是却没有谁了解我方胜利所用的内在方略。因此,我方取胜的谋略方法不重复,而随着敌情变化所采取的应变的“示形”方法也是无穷无尽的。
用兵的规律就如同流水的规律一样。流水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趋向低处;而用兵的规律则是避开实处攻击虚处。水流会根据地形的高低决定流向,而用兵则会根据敌情来采取制胜方略。战争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流水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流向。只有能随着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应变措施取胜的人,才称得上是神秘莫测的高明者。你要知道,五行是没有常胜的,四时是一定会更替的,昼有短长,月亮也有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