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有个台湾的读者朋友发私信问我为什么很长时间没更文了,对此我倍感抱歉和惭愧!
一来是因为我平时写的多是一些比较个人和随性的文字,其实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讲并没有太多现实价值,既不输出干货知识,也不为捧哏逗人乐。
惭愧的是,就是这种无用之用的文字,不曾想过竟被素不相识的陌生朋友惦记,这让我感觉有些不安,也很奇妙。
有时候不说话,不是因为无话可说,可能恰恰是想说的有太多。
过去的一周没有更文,除了因为忙于练琴占用了部分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我陷入了“为什么写作”以及“要写怎样的文字”的自我拷问和意义的寻找里。
往小了说,记录成长、反思复盘,剥丝抽茧直面真实的自我是我写作的初衷,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仍从来不向同事、同学、朋友推荐求关注的原因。
因为太真实太私人化,往往越是真实的就越不愿意剖开给身边人看到。
如果幸而得到原本陌生的朋友关注,我也希望是因为写作者的人格本身,而不是通过精心设计所构造出来的虚幻人设。
往大了说,在精神生活普遍平庸化的今天,我始终在与某些外在东西保持着距离,把精神上的独立追求和自我完善当做安身立命之本,关于写作的意义,再奢侈些,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对这个世界有所探索和创造。
能够在“空心病”高发的现在,去影响到一些人,他们并不一定要和我保持一致的三观,但我们都能保有独立于时代的深邃和思考。
02
其实在对写作意义的寻找之外,我还常常深陷在各种碎片式的意义挣扎里,比如吃饭的意义一定不是填饱肚子本身,那是对美食的辜负,礼物的意义也不是东西本身,而是象征着一份心意和重视。
生命的意义也一定不是等待死亡,那是对沿途风景的不尊重。当然很多人一辈子折腾下来,好像活着确实就是为了更得体的死去:
普世意义所崇尚的“成功”,习惯于让人们一切都要按步就班,还最好什么都要比旁人早一些,你追我赶的把各种流程走完,也就差不多算是圆满完成了生命的全部意义。
汤帅就因为没有按照主流的人生流程去走,最近几年来一直都处于与社会和家里的对抗关系里。
他因为实在无法忍受银行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工作,悄悄的把一份在外人看来无比艳羡的工作给辞了,只身一人去了上海。
那年,他27岁!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和父母的关系发生急剧的恶化,几乎每一次打电话都是以吵架收场。最近半年更是吵得厉害,因为父母觉得他三十岁的人了,既没有稳定工作,又没有稳定的结婚伴侣,实在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
前段时间,他父母干脆直接帮他在老家买好婚房,找好了结婚对象,托关系安排了份稳定工作,直接通知他回去奉旨执行。
这让他很抓狂,三十岁之前没结婚生子有份稳定工作让他感觉自己好像犯了什么弥天大错,这种自我意愿和“社会时钟”之间的拉扯让他怀疑起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03
我相信怀疑和思考过这类问题的绝不止他一个,间歇性的,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曾陷入过人生无意义的低潮里,所不同的是,有人因为不甚清楚便苦苦追寻,有人臣服于生活的琐碎选择了放弃探索。
如何对抗和克服人生的无意义感或许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要面对的问题,当然一千个人对于人生的解读会有一千种意义,而对于人生无意义感的对抗和克服,我总结了以下五点:
一、人生原本就毫无意义:
或许意义本身就是“人们编造的一个故事”,你怎么活,就赋予了人生怎样的意义,也因此,我们就需要自己去创造意义,所以也就产生了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存在;
二、以终为始,向死而生:
基于第一点,即你做过每件事情的排列组合以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构成了你人生的全部意义,既然如此,就应该尽力去做那些能让你快乐的事情。
想想到临走的那天,当你回顾起这一生时,有哪些能让你欢喜,有多少会令你悔恨,你也就自然会有答案。
三、时间上放慢:
很多时候的无意义感来自于贪多图快,囫囵的度过一生还来不及细细去感受这一路的过程就已经匆匆别过。
在时间上,学会从关注一生、一年,转变成着眼于深度体验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因为对于人生意义最好的救赎就是精耕日常;
四、空间上降维: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保持一直登高望远的姿态,高处有风景,也有寒凉。
在空间上,导致最终人生无意义感的重要原因就是眼高手低,那么相反,尝试多看近处细处,少看远处高处就不至于产生强烈的虚无感,然后静候自己的成长;
五、在创造中填充意义:
人生的意义和更深刻的快乐都来源于亲身经历和创造,创造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可以抵消人生的无意义感。
那些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得到的即刻满足,和那些浅层次的快乐最终会让人陷入空虚。
大到创造一个企业、一幅伟大的作品,小到写一篇博文、拍一组美图、做一道美食,都能让你摆脱无意义感,而从中寻找到真实的意义。
04
关于意义,我们完全可以态度上中庸一些,行动上平和一些,不必执着于争当世界的弄潮儿。
因为相比于此,我以为各自在自己的生命里,拿出造浪机,把命运的潮水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似乎远比弄潮儿溅起的朵朵浪花来得更有意义。
季羡林先生也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只是关于怎么克服无意义感,先生没说,我们也来不及问!
最终,还得我们各自散去,寻找各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