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开头是最先呈现给读者的内容。好的开头会让读者迫不及待的想读接下来的内容。
一、把出来的话放在开头说
设计文章开头最核心的原则就是重要的话要放在开头说,要把文章最吸引人,最精华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部分先抛出来,把读者牢牢的留住,让他们继续读下去。
最常见的4种开头方式为故事开头、总结开头、悬疑开头、自然开头。
二、让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一定要有逻辑,这会让所有的素材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分割的存在。
如何保证文章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呢?最常见的就是列提纲法。在动笔前想好文章的结构和呼应关系。尤其是在写复杂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先列提纲,想清楚开头如何写,中间有几点,引用哪些资料,提供哪些数据,等等。有了提纲,再去填充提纲需要的支撑材料,所有的资料都为提纲服务,为中心服务,这样的写作就比较容易有整体性和全局意识。
5种方法可以保证文章的整体性:布局连贯,语义连贯,结构连贯,形式连贯和引用连贯。
除了上面5种方法,还可以通过通读之前写过的文章,反复琢磨提纲,边写并调整,以实现文章的完整性。
三、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
文章的结构是为了构建文章内容之间的合理关系,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贯穿文章内容的主线。在行文结构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4种:局部肿胀、顾此失彼、理所当然和跑题万里。
1.在写作前规划好文章每一部分的比例,搞清重点和非重点部分的分配,就可以避免文章的局部肿胀。(开头20%,故事的发展30%,结尾10%,感慨20%,反思20%)
2.在写作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观点,围绕着核心观点写,要相信自己的观点并不断的提醒自己,这样就可以避免顾此失彼,观点混乱?
3.理所当然表现为只呈现跟主题相关的内容,却没有推理过程。写作中我们不能相信理所当然的推理,一定要找到材料和结论的联系。
4.跑题,就是偏离主题,也就是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不相符。当文章的中心不明确,容易让人看不懂。
中心原则法、统一原则法(观点统一,主题统一,文风统一)、配套原则法可以帮我们快速理好思路,找到合理搭建文章的结构。
有中心,有头有尾有配套,这是写文章理顺逻辑的三个关键词。
四、让所有的铺垫为结尾服务
结尾一定要收得住,不要节外生枝。结尾的4种形式:恍然大悟式,开放式、揭秘式、场景式。
文章的结尾有两个属性:在内容上,结尾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总结、归纳、引发思考的任务;在形式上,它又是前面构建了写作的逻辑——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