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问题:
1、 除了本书内容,在我们阅读过的人物形象中,你能否找到一个矛盾的例子?
2、 夸饰法可以用在散文中吗,是否有损于真实?
3、 如果让你来写一篇“一花一世界”的文章,请尝试用反向思考破题?写出思路即可。
【昵称】lucky 居世彩 心理咨询
【书名】《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
【阅读时长】19分钟
【阅读内容】 第135页到第146页。第29篇《矛盾力》、第30篇《夸饰力》、第31篇《反向力》
【原文金句】3-5句
1.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含痛楚的快感。
2. 忧伤带来快乐,听起来矛盾,但那是人生的真相。
3. 铅笔,所有的美丽与辉煌都出自这黑暗之心。
4. 不舍不得,大舍大得;而志在千里者,无物舍不得。
5. 反向的换位思考,常常能明指般若。
【原文案例】自行总结、使用场景
1. 矛盾力
案例1: “我非常不喜欢父亲的矛盾,他明明喜欢狗,却不允许我们在家中养狗;他明明很想创业,却死守一个公务员的工作;他明明很喜欢像以前一样,和我谈天说地,现在却没聊几句就赶我进房间念书”
案例2: 一个离婚的朋友,她很严肃,结婚前爱上大而化之的老公,跟他在一起很轻松、很快乐,但结婚后却觉得他的大而化之是“随便”,因为他总是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
案例3: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既娇柔又刚烈;《怪医黑杰克》中的怪医,既贪财又有正义感。
2. 夸饰力
案例1: 李白在《秋浦歌》中说自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是3030米,李白的头发怎可能有七座台北101加起来的长度?夸张的手法,描述李白的离愁,以至于一千年后被世人记住。
案例2: 歌手杨培安的歌《我相信》,唱着“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跟着唱,就跟着生出力量。
案例3: 张惠妹《眼睛里的湖水》唱着“眼睛里的湖水......倾巢而出一路漫山遍野”,我们马上能体会哭泣时漫漶的感觉。
3. 反向力
案例1: 汪峰的《存在》,“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歌词浅白,充满对立与矛盾,却诉尽人生矿味。
案例2: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少则得,多则惑”,“荣辱与共,祸福相依。”
案例3: 写时钟,从功能性反思物理性,“不断地向前,却永远留在原地”
案例4: 写铅笔,从物理性反思功能性,“所有的美丽和辉煌,都出自这黑暗之心”
案例5: 写鼠标,从物理性反思功能性,“默默地被束缚,却能浏览全世界”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加入弘丹21天写作训练营,我感觉我越来越不会写作了。
之前没有学习如何写作,我反而能够思如泉涌,全凭自己的感觉下笔。
现在下笔前,要构思选题、主题、框架、逻辑、开头、结尾,我感觉我被框住了。
为何?
我想使用我的写作技巧,我想把文章写的更完美,因为惧怕“写的不好”,我反而不敢下笔了。
(以下是自我觉察)
写的不好会怎样?
被人瞧不起,花了钱时间,学了这么多,反而没有进步
这让我感觉我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毫无意义
我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我很愚蠢,我很笨,我是学不会的,我好没有用
别人都能写好,只有我写不好
书上明明说的明明白白的,40个力,我用不出来,我好无力
(以下是翻转)
请问如果短短21天,就学会40个力
那么作者的这么书,还有价值吗?
作者花了多少努力写出这本书的?
这些东西是作者内化的东西,这我只是注入了一个意识,没有内化成自己的。
没有内化的东西,如何用的出来?用出来也是照葫芦画瓢,能一样吗?
那我到底有进步吗?
当然有了
我会使用金句了,这些金句被我内化了,潜移默化的。
不得不提罗振宇跨年演讲中说的“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
可知道之前我是100%的朴素主义,一杯白开水,没有任何颜色。
因为一个微弱的信号,我坚持了1年半写作;
因为一个微弱的信号,我加入了弘丹年度会员;
因为一个微弱的信号,我坚持21天打卡不间断;
因为一个微弱的信号,我会持续输入,刻意练习,把学习到的写作技巧内化。
我在成为一个作家的路上,不忘初心,我写我生命。
【今日主题写作】《一宁两日情绪释放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