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没动笔写点什么了,公众号里有朋友留言说我最近变懒了,也有朋友说想看我写的文字了。
这段时间我到底在做什么呢?的确偷了懒,于是病了一场,原来节奏这东西,一旦失去了原有的轨迹就会出点问题,就像运动时踩动感单车,每一圈的阻力都是慢慢加再慢慢减,给肌肉一个缓冲的时间。
找一个让自己舒适且适合自己现在状态的方式比任何都重要,因为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成长,最终也会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环境在变,应对的方法也要跟着改变,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更多突变,重新整合自己,回过头才能连点成线。
年前报的舞蹈寒假集训班,每天晚上两小时课程,基本都在晚上10点30分才下课,回来开始写字、排版、收拾自己基本都要到凌晨一两点,当这样的状态开始持续不到三天我发现自己扛不住了,自己的规则得改改了。
别人的成长不能复制,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
年后来强大的工作负荷压在身上,每天起早摸黑是必然。
今天依然如此,也许加班会成为17年伊始的关键词之一,也尝试利用工作的零碎时间做些什么,却发现无能为力,因为零碎的时间也给了工作,甚至于开着电脑监控数据到十二点。
工作负荷的突变让我难以给更多的精力来做日更这件事,毕竟开始写了就想尽可能写出自己想要的文字,也尽可能排版的美观一些。
于是选择用看书的方式来代替写字,原因有几点:
1、前段时间的日更让我开始变得焦虑,每天早起睁开眼都会想今天的主题,于是每日一更似乎成了我的任务,而不是当初那种想写的心态。我并不喜欢这样因为任务而产出的文字,我希望感受能变成文字自己蹦出来;
2、吸收不同的东西,激发不同的自己,日更的这段时间除了去健身房,晚上基本没有过多时间用来完整的读一本书,只能在地铁上看看“简书”里的文章,用“得到”听几段广播,这也让自己觉得知识面过于狭窄,知识点过于匮乏;
3、想给自己更多的写作素材,一直想做一件高中时候做的事情,摘抄自己喜欢的文字然后背诵下来,每日一句和看书就成了我最好的素材,我希望背一个17年的手账本,让美好的文字成为自己文章的一部分,也想让不同的思维带来更多思考和选择。
当看书代替写作,下班到晚上的时间也变得充裕了,分享一下略微充裕的时间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好的或坏的变化:
1、 下班到睡觉前的几个小时的时间变得低效,有时看完一章规定的读书内容就开始发呆;
2、 对热点和新闻的敏感度降低,前期因为想找写作的素材,大脑时刻保持着思考,也会对热点更有嗅觉;
3、 开始重拾了更多广播的时间,却发现现在听广播的内容已经不是我的需求,主播还是那个人,内容依然还是那些,可自己却发现不是自己想听的,也许是因为前段时间的写作让着自己更想去深度挖掘一些东西。
4、 早睡了,以前几乎每天都会在12点左右开始睡觉,现在给了自己更随意的睡眠时间;
改变一个习惯有好有坏,但生活就是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合适的生活方式。
这十几天的时间仿佛过了很久,没有文字的陪伴,似乎生活也会失去时间的痕迹,于是想要继续用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式记录最初就想记录的东西,一份心情,一段影评,一场培训……
行走着,寻找着,发现着那个自己最适合的生活方式,妥善的安置着自己的生活,努力地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