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篇文章,就像启动了一场探险之旅,我们总期待可以从文章中读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而每个阅读者都是一个末日审判者,他们用不同的价值观念对一篇篇文章及文章背后的作者做出审判。
我们都是审判者
阅读中,不免遇到些浅尝辄止的文章,文字间论点虽明晰,可内容空洞无力,没有足够的论据来深入展开文章中所提出的论点。就像武侠小说中的花拳绣腿,外强中干,徒有其表,读起来如嚼蜡般无趣、没有新意;甚至只是在贩卖比较流行于当下的主流话题和思想。
而阅读换汤不换药的文字,就像逛闹市区的一个个紧紧相连服装商铺。他们虽门面装修得精致、风格不一,店名儿也起的饶有趣味,可一一走来却发现衣服千篇一律,只是在有限的款式中,变换了不同的造型和搭配而已,真可谓知其一则知了全部,从中很难汲取自己所需的营养。〖这类文字也终究只是过眼云烟罢了,读完甚至还觉浪费时间,再或只是大致浏览便可阅后即焚。〗
有的文字读起来则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般酣畅,文章章法缓急相伴,流水潺潺,而又静水流深。又似看到一个高深莫测的智者,站在山巅,挥手间已让人醍醐灌顶,且不觉一番深刻醒悟,身心共同得到了一片从未遇到过的世外桃源。〖这样的文字有着作者的深刻洞见,经得起时间推敲和检验。读者阅读间也仿佛走向了一个可以让眼睛拥有开阔视野的高地,其中的欢欣愉悦不可言说,更溢于言表。〗
在现在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多样写作平台的网络科技时代,人人皆可以执起手中笔,言论自由。然而标题党、商业炒作文、广告文等等也令读者多少有些麻木。例如我们被一个标题吸引后,点开文章,被文字间的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此时此景的表达吸引,自己正掏心掏肺的向这些文字真诚的付出感情时,却发现这样勾起自己内心波澜的文字竟是为了某一广告产品做的情感铺垫,心中不禁大呼“被骗”,失落感也随之而来。当然这都是周瑜打黄盖的事儿,能把广告写的这样高质量,也可见作者的一番苦心。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喜欢直面而来的广告,因为它不会委婉的“骗人”,自己不喜欢就直接忽视,既不浪费时间,也不浪费感情。
〖当然做审判者很容易,我们很会当“老师”,很会当“评委”,在别人是文字里挑刺,甚至鸡蛋里挑骨头。可是向内对自己的审视和批判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这两天关于自己写文字的事儿,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瓶(ku)颈(nao):
1、质疑自己的写作能力,文思枯竭、内心无力,草稿箱里一堆烂尾的文章。
2、深觉自己知识不成体系,看书太少,且不懂历史,看过的书能记住的情节甚少。
3、浮躁,有时觉得灵感一堆,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发展成一篇文章。
经过昨天和今天的深入思考,自己醒悟了些:
1、写作尽自己的力就好,做到自己的最好即可,要关注文章的本身,而不是文章背后的那个自己,要绝对真诚。
2、随着时间的累积,自己的知识一定是有增无减,既然之前可以连续日更,为什么现在却要向什么“文思枯竭”、“写作能力”低头呢?
3、浮躁是因为自己变懒了,不止身体,更重要的是精神有萎靡不振之嫌。自己每日只是匆匆看着风景,却没有认真享受在风景中,以至于没有注意素材的积累,更少了发现素材的眼睛,内心对于文字自然少了火花。
4、我相信自己的知识会越积越厚,知识体系也会慢慢建立并一步步壮大。文章也会越写越合自己心意,也更会为他人带去价值,只要坚持、认真,并且积极、踏实的去做这件事。
5、“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要被无尽的欲望所奴役,做自己的旁观者,认真做自己。
和文字相爱相杀的日子是备受折磨的,因为思考时你并不一定快乐,但一篇高质量文章的诞生,却令人畅快淋漓,身心皆爽,在其中获得的快乐远远超过了思考时的“折磨”。
看来我们都是精神食粮的追随者,即使没有观众,我们照常登场,就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