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读书笔记】
敲下这个标题,我想很多人的答案应该都是肯定的。面对如今的社会、工作环境,作为三十而立的我们,压力已无处不在,无时不存。我想我的本能脑和情绪脑都期待没有任何压力的日子,但既然打算写这篇读书笔记了,那就意味着,事实或许并非如此。是的,通过读书,理智脑告诉我:想要一劳永逸?死了这条心吧!
周岭在本书中告诉我们:太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都不是什么好事,适度的压力才是。太大压力当然不难理解,没有压力是会让我们陷入生理退化,使我们精神空虚、思维衰退。
仔细想一想也不无道理,前段时间遇到一个特别的拆迁户,之所以说他特别,是因为他并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一夜暴富,而是一位欠了一屁股债,连安置房都没了的拆迁户。其实,在拆迁之前,这人是一位典型的勤恳农民,但是自从知道家里要拆迁了,一下子能有几百上千万的入账,经济压力一下子就没有了,对他而言,还干什么活,上什么班呢?辛辛苦苦一天还顶不上一天的利息。于是,整天无所事事,最终把自己送上了赌桌……结局很明显,遇到了杀猪盘,千万资产化为灰烬!
没有了压力,反而让这人变得颓废。这种生活放到现实,可能会是一场灾难!从小我们读到的关于“王子和公主”童话故事,都是以“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作为结局点到为止。后面的生活只能让读者自己想象,无法付诸笔墨,因为对于永恒的幸福只能在潜意识里追求。
所以说,压力没有好坏之分,但有轻重之别,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能让我们保持火力的重要基石。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没有压力的日子,可真正没有压力的日子到来了,我们还能否保持得住我们脑袋里的一丝清明?
我们想要生活幸福,压力得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始终保持在舒适区的边缘,而这个地带,才能让我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就,感受到幸福。没有压力,就相当于我们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别以为呆在那里就没事了,告诉你:舒适区也是会消失的!
这个世界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舒适区,一旦新的能量中断了,舒适区也会随之消失,我们只能一退再退,直至无路可退。就如我们年轻时候的身体,早在十年前,如果有人劝我要注意保养身体,我会嗤之以鼻,就算不运动、吃垃圾食品,我们还是能保持身材的匀称和紧致的皮肤,就算通宵熬夜也能立马恢复。但是到了今天,不用人提醒,我也已经准备“保温杯里泡枸杞”,注重养生和锻炼了,因为,此时我们的生理顶峰已过,能力的曲线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类比如技能也是如此,无论是运动还是写作,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但是不能“一松到底”,一旦长时间没有进行练习,就如《刻意练习》中提到的那样,技能就会荒废,我们的链接就会断开。
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前两年,我也开始注重锻炼,而且从快走开始,慢慢让自己每天坚持跑步,从一公里到三公里,再到十公里。可是第二年因为工作原因,中断了跑步,于是从十公里,回到三公里,再到跑500米都会气喘吁吁。这就是我不断缩小的舒适区。所以,对于写作,我还是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只有每天坚持,把自己放在舒适区边缘,才能让自己有所进步,再不济也不会“断开链接”。
孔子在《论语 卫灵公》中有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把这句话反着讲也是成立的:人无近忧,必有远虑。我们如果长时间地处在舒适区的话,各项机能都会减退,一旦我们遇到了危机,才会想办法逼迫自己从低谷开始努力。但是巨大的压力会让我们急于求成,于是我们陷入了困难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么焦虑至极,低效的努力让我们一直在低谷徘徊;要么一鼓作气重回巅峰,但是此时已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实真正聪明的成长者,无论是面对压力还是在舒适区,都会让自己可以保持“适度的难受”。如果面对压力,就让自己放弃一些欲望,主动降低对自己的期待,不急于看到成果;而面对舒适区的时候,想办法让自己拥有创造意识,把自己推到舒适区边缘。通过作品,引领、反馈、激励自己,让自己无论在高峰期还是低谷期都保持耐心。
所以,想要成长的你还在期待自己能有一个没有压力的未来吗?
(本文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