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年轮故事征文大赛
家里孩子爷爷是1944年生人,他出生在河北保定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安国,这里古称祁州,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中药之乡。
爷爷到了上学年纪之后的童年,是在北京长大的,他在这里上了小学、中学以及后来的大学。当时家里的条件,以及当时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相当差的。
其实说起来家里面老人的身高都不低,像太爷爷那辈儿还是1米75多,但到了家里爷爷这一代,他们赶上了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1960年到1962年,那时节正是男孩子长身体的年纪,但家里面也是勉强能够吃上饭,爷爷总是和我们笑着打比方说,他小学毕业的时候身高只有1米35,初中毕业的时候身高也才1米48,直到了上大学之后,身高才长到了1米65。哪像现在的孩子,男孩子多数上高中之前就有一米七八,女孩子大多也能长到1米7。这家庭能够提供的营养条件不一样,对孩子的身高影响还是很大的。
1962年,爷爷从首钢所在的石景山区北京市九中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学习冶金机械专业。
在读完了四年书快要毕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大学生都停学停课,先是进行了一个阶段的文斗,随着斗争激烈化以后又出现了武斗,当时北京高校之间,不同学生组织,革命造反派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相当激烈,学生们都出去贴大字报,不同的学生派别又分为革命派、保X派等等,分别支持不同的领导,斗争愈演愈烈,后来发生了一些流血冲突。
我家爷爷回忆当年时说,当时胆子小,他不太参与各种政治派别,大多数时候就是在图书馆看书,有的时候出门,身上还会揣着两个不同派别的徽章证明,以便被人家盘查时,分别出示给人家看以顺利过关,不过这个时候就要特别当心,千万别弄错了。
到了1968年,他们一届有上百名同学被安排到辽宁锦州市营口,到XX部队去参加集中改造,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营口的海边部队驻训基地,和战士们一起生活劳作,实行军事化管理。那一段时间大家参与了很多农业劳动,包括种地、种菜、养猪、当时还集体种水稻,基本上部队时生活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一年之后参加了国家统一安排的大学生就业分配。
差不多1970年,北京钢铁学院一届数百学生按照国家分配,来到了当时的国家骨干钢铁生产企业河北宣化钢铁公司(前身为龙烟铁矿)。
当时这一大批学生先是分到不同的生产车间和班组,从事各个生产劳动工序的基础工作,爷爷是从轧钢工做起,先后经历了多个生产车间,包括轧钢、炼钢、选烧、烧结、炼铁等等,工作上也从车间操作工、生产技术员、设备技术主管、设备科科长、设备副厂长、机动处处长等一系列的职务。最后于2005年退休,从事钢铁生产行业专业技术工作35年。
爷爷干活从来都是不要命的,被称为那一届学生中的拼命三郎,如果赶上大型的检修抢修工作,往往很多天泡在工程现场,最长的时间72小时不合眼。也正是因为长期加班倒班盯现场,爷爷也得了一身的病。首先是因为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换上了多年没好的老胃病,还有长时间在向烧结,选烧厂这样粉尘严重的车间工作,也有中等程度的尘肺病,也有在设备检修时不慎摔伤造成的严重膝盖损伤。
在工作的35年内,家里爷爷多次获得过单位的生产劳动模范,张家口市和河北省级的生产劳动模范。爷爷说这都是用命换出来的。
2005年退休以后,那几年家里爷爷的身体还算不错,本来有一些单位想聘请爷爷去做生产顾问。没想到家里太爷爷的身体那几年很快就不行了。也只是轻闲了一年,爷爷就来到北京帮助姑奶奶一起照顾太爷爷的身体,当时太爷爷因为脑血栓已经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爷爷每天会推着太爷爷到山上去转转,在家则是和姑奶奶一起,两个人一起照顾太爷爷的日常生活,帮助太爷爷翻身,起床,换衣服,个人清洁,照顾一个失能的老人,说起来实在是太难了,爷爷和姑奶奶兄妹两个人,当时都已经退休在家,相互帮衬,互相扶持着,把太爷爷照顾的好好的,从2006年到2010年,一直忙了四年送走了太爷爷。
在这照顾老人的四年中,明显看到家里爷爷的白发多了很多,但爷爷身上那种与太爷爷的亲情和与姑奶奶的兄妹之情,让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