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比较纠结,在读《论语》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问题,感到有些迷茫,所以阅读有些停滞了。
翻阅一些资料,查找百度和知乎上的解释,发现对《论语》一些句子的解读,经常会出现歧义,甚至有些截然相反。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代课时,语文课本里也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内容。记得当时在查阅了资料之后,去和教研组里的几位老师交流,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决定把这种现象向学生说明,让学生明白这地方有歧义就行了,等以后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时,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看法。
那样做的好处是,培养了孩子们不迷信教科书的鉴别能力,也激发了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如今在我自己读经典时,又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我试图在了解了别人的解释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就拿刚读的这一则来说吧,原句如下: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近,接近、符合的意思。义,儒家的理论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礼的标准。复,实践。远,读(yuan),四声,解释为避免。因,凭靠的意思。一说因应写作姻,但联系上下文,看似有不妥。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从上面的注解可见,历代学者的解读,是有歧义的。而在众多注释中,当推杨伯峻先生为佳。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义,这样讲出的话才能落实。恭敬要符合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以信任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这段话的前两句不存在什么疑问,最后一句有争议,先看一二句。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都说与人交往要诚实,孔子更有“人无信,则不立”的说法,可见“信”的重要性,但是没如果有“义”作为基础,信就无法实践,或者说践行的也只能算愚信。
网上有人拿传说故事“尾生抱柱”来证明愚信之不可行。表面上看,尾生为遵守诺言,不惜性命,真是忠贞而又诚信。但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等待,却也是不正确的做法,所谓精神可嘉,做法愚昧。
联系生活,如果你与好朋友相约去某地,半道上发现他此行是要去偷窃,劝阻不成的情况下,是否继续同行呢?这就是在考验你对信的理解是否正确。
与人交往不可不信,但却不能盲目的信。义是信的基石和准则,礼是信的护翼和船桨,不遵守“义”,不符合“礼”,就会在以“信”为幌子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对人对事恭敬是一种态度,但凡事不讲原则的恭敬,甚至谄媚逢迎,摆出毕恭毕敬的模样,那可就真离“哈巴狗”之耻不远了。
对值得尊敬,值得礼遇的人恭敬,对令自己佩服的做法恭敬,对真理和正义恭敬,这样才是真正理解了恭敬的含义。
对强权低三下四,对恶霸俯首称臣,对罪恶笑脸相迎,这不是有子提倡的恭敬。这是谄媚,是逢迎,是妥协,是纵容,更是自身的耻辱。
当然,这里的恭敬应该还指人与人相处时,要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产生美,适度的距离让人互相敬重,是人际交往中应有的分寸。
没有了距离感,天长日久会让人生出厌恶。减少了空间感,人与人相处会感到窒息。缺乏了一定的尺度,相交往便可能成为灾难。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一句传统的解释为,所依靠的都是可以信任的人,(他)也就值得尊敬了。
知乎上有人解释说,第三句是一二句的总结,其结构与“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相同,意思是说,一个人讲信用复合义,态度恭敬也合乎理了,这样的人身边肯定都是自己亲近的人,那么这人自己也就值得人尊敬了。
我觉得知乎上这个说法更容易让人接受,有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做人处世应有的准则,交朋友应有的原则。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信近于义”,“恭近于礼”,那么吸引到身旁跟自己亲近的人,也肯定是同于自己有良好品性的人,那么他本人就自然成为值得别人尊敬的人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写到这里,我此前的疑惑也消失了。何必要纠结于谁的解释更准确呢?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吸收到了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养分,不就达到了读书的目的了吗?
好了,自知才疏学浅,不能解读经典精髓之微末,但再怎么说,这也是自己借助资料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是最真实的阅读体会。那么,又何必在乎写得好与不好呢?
越来越感觉这种写感悟的读书方法挺好的,虽然读的慢,收获的却很多,读过之后的印象也更深,何乐而不为呢?继续加油!
无戒训练营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