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阳明心学
第四个儒家,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因为之前还有一个陆九渊,也叫陆王心学。心学的开创者,可以说是陆九渊,但是在王阳明这里,集大成。
陆九渊提出了“心即理”,“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气魄大得很,读书读到宇宙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提笔就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对自己的评价呢,他有一首诗:“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就这气魄。
不过,我最喜欢的他的一句话是:
我在那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这句话呢,很好的诠释了孟子提出的良知良能,良知,是生而知之。良能,是不学而能。那事情没来,他和我无关,我不起反应,无知无能;那事情来了,我心如明镜,照得它了了分明,我自然知道怎么去做。
良知良能,就是靠常识判断,靠常识做事,常,就是庸,不变之定理,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我对这句话的体会,主要是因为我的工作是咨询业,随时面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课题,他来之前,我对他的行业一无所知,他来之后,我就必须无所不能。
那来的客户,今天是餐饮业,明天是床上用品,后天是互联网,还有化肥、酱油、美容院……什么行业都有。你如何了解他的业务呢,唯有你自己永恒不变的良知良能,能遇之左右而逢其缘。否则,就流于支离破碎。
王阳明能读书,能治学,能从政,能打仗,就是靠这良知良能,无所不能。
王阳明的思想,致良知,两层含义,一层是道德上的致良知,一层是事功上的致良能。心学的根在孟子,王阳明说他是梦见孟子,梦中顿悟致良知之说。
致良知的根在哪里呢,一是孟子提出了良知良能,二是孟子的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都有恻隐之心,比如一个逃犯,到了一个村子,看见一个小孩子在水井旁,正要掉下去,他一定心里一惊,不假思索,赶紧出手一把把孩子拉开。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别人说他好,也不是为了跟那孩子的父母交朋友,就是人本性的善,恻隐之心。孟子说,存养你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把他扩充放大,就能成为圣人。“凡有四端于我者,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四端论,是良知论,也是扩充论。四端就是良知,存养、扩充、放大四端,就是致良知。王阳明每次讲良知,就引用孟子说的水井边的小孩这个故事。
良能呢,就是不学而能,靠常识。
怎么靠常识,我讲“两个拽紧”——一是始终拽紧出发的初心、本谋;二是始终拽紧最终目的。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随时回到原点思考。我们解决问题,为什么跑偏,就是因为一是忘了最终目的,二是忘了出发的初心本谋,老在中间飘。
除了致良知、良知良能,王阳明的第二个伟大思想,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人人都“知道”,但是不是真知,因为没有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呢,王阳明喜欢用“孝”来举例,他问弟子们:孝敬父母知道吧?都点头说知道。王阳明说,你们不知道,你们只是知道孝敬父母这个说法,但不是真知道,怎么样才知道呢,你要去做了才知道。你怎么做,父母有什么样的反馈,你做了多少,就知道多少,每个人知道的孝是什么,都不一样!这就是知行合一。就像你知道盐是咸的,糖是甜的,尝过才知道什么是咸,什么是甜。就像老虎吃人很可怕,人人都说知道,但只有那曾经虎口脱生的人,他讲起来,浑身发抖,心有余悸,他才是真知道老虎吃人是怎么个可怕。
这知行合一,就运用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每一件事情上了,王阳明说,要事上磨练!这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最后一定是笃行,没有笃行,就是0。
这就是学习学啊!德鲁克说,当今知识社会,人人都要学习,要终身学习,但是,却没有一门《学习学》。我觉得,儒家思想,从理学到心学,就是最好的学习学。
心学和理学什么关系呢?鹅湖之辩,陆九渊和朱熹谁也不服谁,王阳明读《四书章句集注》,他也说朱熹好多地方错。我觉得啊,心学是理学的一部分,朱熹是老师,王阳明是班里最聪明最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