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关于爱

      昆明梁艳分享706天。网络中级五期。2019.04.26

      最近有两个热议的点,恰好都与教育养孩子有关,一个是17岁上海男孩跳桥事件,一个北大弑母凶案被抓,真是此起彼伏。有人感叹不知道是现在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亲情都如此“咄咄逼人”,还是时代的变迁人性也随之变得面目全非?今天看到一段话是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里的,分享给大家:“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不知道大家看后,有什么感受?有人说,写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痛——缺爱。可能有人会反驳,缺爱吗?是溺爱,爱过头了。实际上我觉得都一样,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其实是真正爱自己的爱,不是孩子需要的爱,这种爱,是有条件的、怀有满满的期待,所以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爱的本身。是什么导致当下亲子关矛盾日益凸显?因素很多,社会大背景、家庭不和谐的环境、竞争激烈、生存压力、人的虚荣心、对成功的渴望、奢望“美好”的生活……所以使得很多父母爱孩子,不再是纯粹的、无条件的、自由的、平和的和发自内心的原始的爱,所以孩子也就感受不到爱是——尊重、平等、温暖、包容、满足和幸福。爱是单方面的,会爱是双方的。促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的要素也很多,但有一点一定是所以良好亲子关系都具备的——家长会爱孩子,给予孩子需要的爱,而绝不是父母认为最好的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在办公室宣布我要开始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了,准备些读后感。同事听了就问我要怎么写读后感,说我第一步在书...
    张公子的书阅读 130评论 0 1
  • 内测营最大收获感受:大平台助力+个人品牌展示,必须是互相成就的,尤其现在互联网时代,你有什么个人优势,才能,具体能...
    大黑豆豆麻麻阅读 371评论 0 0
  • 在某一件事发生后,我们总是习惯于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坚持自己的决定,后悔自己只愿贪图享受。常常说的最多的话,如果当时...
    桐艾阅读 805评论 8 40
  • 恆藝第六課。很少見到六歲多孩子懂這么多的,每天和我聊天都能講出一些文史知識。從蓮花和佛教的關係,陶瓷拉胚,到梅蘭竹...
    風無意聽濤畫苑阅读 263评论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