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的多数人,都天然有一个梦想:等我赚够了钱,就不工作了。
至于干什么去,有些人梦想着环游世界,有些人梦想着在家葛优躺,整日无所事事,总之无论是哪种,都是自己认为舒服、偷懒、无需动脑的方式。
最近的当红炸子剧《延禧攻略》中太后和令妃之间的一段对话:
太后:我看你是在这圆明园好日子过得太快活了,就像那飞出去的小鸟,不想再回到笼子里去了。
令妃:我是喜欢这,喜欢春天观花、夏天采荷、秋天迎枫、冬天赏雪的日子,更喜欢陪太后去上香,偶尔出去到处游玩。
太后:这人的一生啊,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的好日子过得太快活了,完全忘了隐患。
是啊,终日与自然为伍,不愁吃穿用度的快活日子可不是许多人心至所向,所愿吗?
但是,当真让你日日这样过?理性想想会不会有觉得又缺了点社会性能,显得空虚无聊呢?
幸福是总是相对的,所谓“苦尽甘来”或许是尝尽了苦头,才分外珍惜甜头吧。就像我们刚刚结束的藏区自驾游,因为西藏地域实在太大,每天都要开车200-300公里,若是有一日只需开100公里的车,又能找到舒服的住处,大家就觉得格外幸福了;有一日中午,我们在湖边停车做饭,望湖伴乐躺椅上悠悠哉哉地闲聊吃饭,承包了整片海一般的湖面以及那偶尔飞过的雄鹰,于我们而言便是最大的美好,只因大多数赶路的日子,中饭都是十分对付的,这难得的片刻宁静,于美景、于内心、于胃都是格外强烈的幸福反差;藏区的住宿条件不好,很多地方水电资源利用不足,十分宝贵,一次住酒店,被告知晚上11点以后才能洗澡,结果到点发现水温异常冰凉,根本没法洗,后和工作人员商量着说让我明日一早起来洗带我去酒店的澡堂子,带着对酒店的怨念简单洗脸刷牙就睡去了,但第二天一早,等把自己洗干净后,那来之不易的清爽又让人觉得生活如此美好,这酒店也没那么差嘛。
上周写了关于在藏区遇见的几个小朋友的故事,有朋友评论道:看了你描述的这些场景,尤其是那个抽烟的男孩,还有捧着书的小女孩,感觉有些心痛,这里的孩子要想走出去得有多大的努力和机会啊。回头再想想自己的经历和孩子的境况,感觉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感谢命运的垂青。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的工作,回报这个社会。
是的,于普通人而言,幸福更多地感知力或许就来自于比较,有和他人的比较,也有和自己境遇和经历的比较。
如果幸福只有幸福本身,那便是常态化的生活,只有风雨之后的彩虹,泥泞之后的坦途,才会让幸福的感受度来得愈加真实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