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老人讹人的现象经常出现在社会新闻当中,甚至弄得大家不得不在一些场合发起争论,今后遇到老人摔倒,自己到底是该扶,还是不该扶?
这个问题非常能检验一个人的内心价值观。价值观负面、内心较自私一点的人,大多会倾向于“不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给自己惹麻烦,弄不好还被讹上。价值观正面的人,通常内心善良、柔软,觉得如果把老人扔在那里不扶不管,于心不忍。而且,如果大家都这样”冷漠的飘过”,那万一自己年迈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有一天也在路上摔倒了,你还赞成“冷眼旁观”吗?
问题是,如果赞成“该扶”,那为什么新闻里总是出现“好心帮忙反而屡屡被讹”的结局?中国的老人们究竟是怎么了?
是的,终于有人发出这样的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老人摔倒后频频讹人的现象?
记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对此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并提出自己的最终观点,认为老人之所以讹人,与我们国家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能力相对缺乏直接相关。说白了,老人讹人,是担心自己的医疗费用会拖累到子女,所以不得不讹人!
乍一看,他的分析颇有说服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也这么认为。而且事实上,很多老人讹人的原因也确实是如此。甚至,现在已经出现有些老人摔倒了之后会主动对路人声明,“我有医疗保险,不会讹你们,希望你们帮个忙”的情况。
不过,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做更深一层的分析,并对白岩松的观点提出些许质疑(尽管他是全国著名的媒体精英,知名人士!)
按照他的逻辑,是否应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没有全额医保的老人摔倒,都会因为医疗费用问题而讹人。如果此结论成立,那我国每年老人摔倒后讹人的实际统计数字怕是远远不止目前这几年媒体披露的案例总数字,你们说呢?
所以,同样是老人摔倒,同样是没有全额医疗保险,为什么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讹人?
我相信中国这片土地上每天摔倒的老人实际统计数远远多过媒体披露的“老人讹人”的案例统计数。也就是说,老人摔倒后没有出现“讹人”的实际数量远远多过被媒体曝光的“讹人”数字。只不过,因为不讹人属于正常情况,没有新闻炒作价值,所以貌似“讹人”现象很多。大家同意我这个分析吗?
于是,我们就该进一步发问,为什么更多摔倒的老人其实并不会去讹人?他们和那些被媒体报道的讹人的老人有什么区别?
下面我就给出我的答案。
在昆明,坐过公交车的人想必都对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老奶”(发音为nai的第一声,在昆明特指年纪大的妇女)喋喋不休的抱怨声印象深刻,并且习以为常,对吧?
不过,大家是否想到,这个现象其实和频频出现报端的”老人讹人”之间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按照西方关于能量”吸引力法则”的原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比较负面,那她在周遭经常看到的也必定多是人性的负面。而且这一生中,围绕她身边的基本都是负能量的事情偏多。因为,负能量的人吸引的也通常是与自己相似的人与事。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不信任他人的人会发现她的身边尽是一些不可信任的人;一个不相信爱情的人总是遇到那些不可托付终身的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总是年复一年,无休止的纠缠在各种让她不爽的人性阴暗面中!
相反,有些对人性充满乐观与信心的人,即使在遇到挫折后依然能把事情扭转。比如影星文章出轨后,在大家幸灾乐祸看热闹的议论中,在媒体一片唱衰的嘴脸下,马伊利依然没有对自己的男人失去信心,她看似柔弱的肩膀上充满了正能量。
所以,经常看到人性阴暗面的人,对周围的事总是抱持负面的观点,与她们相处就总是听到她对周围的抱怨声。当这些人上了年纪,退了休,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逐渐丧失时,就会成为公交车上常常看到的牢骚满腹的”老奶nai ”!
试想一下,等那些还能坐公交的牢骚满腹的老奶(nai)到了走路都颤巍巍、老态龙钟的年纪,当她生活拮据、处处不如意的时候,某一天在路上摔倒了你去扶她,会出现什么情况?
由于她已老到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怎么倒的,就可能把所有生活中的不如意、抱怨与愤怒发泄到你身上。于是,讹人的情况就出现了。
这就是我从昆明公交上老奶(nai)群体里发现的”老人讹人”的心理学真相——一个年轻时就价值观负面的人,老了就会越来越讨人嫌,越来越习惯抱怨。而总是对周围充满抱怨的老人最容易成为“讹人”的老人!
所以,如果你不想在30年后成为公交车上牢骚满腹的”老奶nai ”,不想成为40年后某个媒体上的”讹人老人”,从现在开始就要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不要总是盯着人性的阴暗面,用负面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一切!
以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