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摘下墨镜,看着那些戴着口罩还捂着鼻孔的人,问我:“你们真的觉得这味道,很难闻吗?”
去天葬台的路上,多美作为一个尽职的导游,嘴里念叨着去天葬台的注意事项。在路上的时候,心里是怪怪的。
百度词条不过也是一些文字带给自己心灵上一些短暂的触感。比如: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地点让秃鹫吞食,天葬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他们把这种轮回往复当作一种信仰。凡带上“信仰”二字,就给普罗大众灌输一种神圣不可侵犯感,那是人家奉以坚贞的东西,确实不好随意触碰。这种怪,就是这种心理引起的,一方面确实想看,另一方面又总觉得在“亵渎”着一些东西。
所以,不断给自己心理建设:体验,重点是体验。更重要的是,你是花了银子的,正了八经的观景,没关系···
“看天葬也是需要看时机的,天葬必须要有尸体。天葬台整天开放,但并不是每天都有尸体。不过,今天你们比较幸运,刚才打电话说,会有几具尸体今天安排天葬”,多美把我们送到了葬台前就不去了,说看完打电话就成,就来接我们。
人死后有很多种安妥的方式:海葬,土葬,悬棺安放···我们对“死”这个话题,并不能做到云淡风轻的谈起,乐生恶死的观念是长久积淀而来的。就像是说,老人死了,我们会说他“老”了,去了,没了。
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就有着“时机”的意味。
伴随着突然一阵的熙熙攘攘声,两辆白车开进了天葬台的停车坪。我们在坡上等待着,自上而下的看,然后就觉得身上淋上了小雨点。抬头一看,刚才还是大太阳的天空,现在就是大片大片的乌云块,然后,一大堆的秃鹫也像这乌云块一般,出现在与我们相隔不远的天葬台区域的前方,猝不及防。就好像是与尸体,充满了“心灵感应”。
时机,到了。
一共是五具尸体,其中一个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在天葬台前做好最后的送别仪式后,就被送入了最后的天葬区域。那片地方被专门的人用布幔遮了起来,尸体一旦被送入天葬区域之后,就会有专门的人去肢解,那是为了让秃鹫更好地吞食。因为,秃鹫吃得越干净,就越好。
应该是闻到了味道,远处大片的秃鹫乌泱泱的慢慢踱步近到天葬区域前,与那块遮挡的布幔不过四五米。它们双翅张开,挺拔而有力,眼神盯着那块布幔,脖颈坚挺的伸着,专门的人员用石头驱赶着在最前面的秃鹫,我们在远方看着,自觉感觉到一种紧张对立的气氛。
一声惊呼,我们看到了尸体。是的,那天的我们确实很“幸运”,“幸运”那天有尸体可“看”,有“仪式”可观。以及,一股大风吹起了遮挡不严实的布幔,让我们“幸运”的看到了尸体。结果就是,嘴上说怕,我们还是看到了,肉红色的原体。
然后就是,秃鹫蜂拥而上,喙咬,抓扯,飞跃,拖拽···
下山时,再见多美。想起多美之前问到的那句话。
“不是难闻,那是一种心理上的恐惧。大家都说恶心的时候,你也就跟着恶心了”
多美听完后,说:“那你们还来看,凭着心想,那些死者的家属,看着自己的亲人被这么‘展览’,也不是味儿。不过,天葬是藏人的传统,也就这一个天藏台,再怎么不愿意,也得在这儿葬。”
“那你那,死后也是天葬吗?”
“火化,在哪里去了,就在哪里火化。”
······
以前看过悬疑小说,说是藏区的天葬台,因为常年举行天葬仪式,那里的野狗因为吃惯了生人肉,顺带着眼睛都是红色的。我没有看到红眼睛的野狗,去之前心里那种怪怪的感觉也被稀释完了,因为周边的人都在说“照片拍了没?”“那些秃鹫真的好大,刚才一只就从我头顶上飞过去了,幸亏秃鹫不吃活人。”“我看了时间,不到三分钟,tm我在这等了一上午···”
没有恐惧就没有恐惧吧。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六道轮回,至死方休。
下山途中,一人说:“那里有一只野生獾”。所以,很快的,注意力就被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