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上下班界限分明的人,简单的说上班的时间属于工作,下班的时间属于自己。无奈的是,进入体制内,时间的运转,身不由己。
今年上半年抗疫,下半年防汛,好不容易告一段落,单位又接连几项重要工作,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近期,三线作战,苦不堪言。我过着每天加班,没有周末的日子,心情也非常抑郁。
上周五,10月16日那天,我和朋友说,我要阳光积极的面对工作生活,反正消极没用,该干的还是要干。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让自己的精力不再纠结于抱怨,而是如何解决问题。我给自己定个两个小目标:
对布置的工作,不再烦恼,积极回应,揣摩上级初衷,按时按质的完成;
对冲突的事情,不再烦躁,认真分析,按照轻重缓急,做好规划协调。
周六上午,我提前把工作梳理好并交代好,顺利地和领导请半天假去参加弘丹老师的签售会。听弘丹老师的分享,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的活动不仅放松了自我,也增长了见识,同时也让我对个人的追求越加明晰。
转眼间一个星期过去了,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进步是明显的。
第一个收获是不再拖延。当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的时候,会惊喜的发现有些问题不是问题。一个拖了两个月的事情,我居然只跑了两个地方,总共耗时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第二个收获是迅速切换。当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刻,我彻底把自己剥离工作状态。看书,看纪录片,健身,做家务以小时为单位做自己想做的,我还抽空买了一双配色不错的耐克空军一号。
第三个收获是明白欲速则不达。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量变产生质变。我不是超人,但时间可以赋予力量,带来改变。比如说晚饭七成饱,一周下来,去年牛仔裤终于可以穿上了。
回想过去的一周,虽然忙,但是充实。良好而稳定的情绪,让我更好的驾驭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