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无论是国家和大多数人民都不再为了那些满足基本生活条件的问题而发愁了。最近的三四十年,人们富起来了,国家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物质上有一定积累的时候,人们就会关心起精神上的诉求。那么问题来了:当人们富裕起来之后,应该做什么?是否应该失去心中的信念?是否要贪图享乐?应不应该把心用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心智上?应不应该做对自己和他人有意义的事?
在穷苦的日子里,人们总会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去发奋图强,在这个阶段人们的信念和心智是本能的督促着自己勇往直前。然而,当经过努力使生活变得富足,似乎是人生的目标已经实现,这时大多数人也是本能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艰苦奋斗的精神素质放弃了。当精神上松懈之后,随之人们的信念就荡然无存了,贪图享乐是自然而然了,对自己的要求再也谈不上严格了,自己所做的事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身心的低级需要了。这样的状态不但是人们自己退步,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下一代。如此下去,不用几十年、几代人,整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就会被腐朽的思想占据,不再有文明的魅力。那比被外敌侵略还要悲惨。
在人们的身边,总能看到那些挥金如土、生活奢靡的有钱人士。他们的兴趣爱好没有其他的,只有消费和享受。就算是名义上的锻炼身体也是建立在大把花钱的基础上。很多人都是兴趣爱好广泛的人,而且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直接反应其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层次。人们的兴趣爱好分为两种:学习型爱好和消费型爱好。希望大家能够大力发展学习型爱好,少一些消费型爱好。
从根本上讲,思想、信念、爱好、心智都是一个人的心和脑所思所想的东西。如果要使自己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拥有坚定的意志品质,抱定不灭的信念,永远年轻的心智,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着手解决。良好的兴趣爱好是催人奋进的,不好的兴趣爱好是毁灭自身的,没有兴趣爱好是空虚乏味的。
在你衣食无忧的时候,选择良好的学习型爱好,让自己的心和脑不在安逸中消沉,时刻准备着接受生活的挑战。只有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性,对往昔艰苦生活的怀念与醒世,对现在平静生活的珍惜,对未来挑战的不懈准备,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这样的精神素养会激励和影响下一代,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代代相传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就算生活再美好,自己的信念不能倒。信念倒了,人活着也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