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比较暖,12人的小组比较有整体感。乃兴爸爸虽然晚来了一会儿,但非常热情。开始之前我们先交流了孩子在学校互相打闹的问题,昨天有家长为此咨询,她的孩子被人打了一下就跑了,想追上去打回来,结果没追上。她曾经联系过对方家长,但觉得不管用,希望老师进行教育。 我问起大家此类问题的处理情况,有的说只要教育好自己孩子就行,有的是家长之间沟通,更多的倾向于问题不严重就不管,觉得孩子们打打闹闹很正常,让他们自己处理。我对大家的表达表示了感谢,向大家说明了学校里的情况,每次出门前都嘱咐:保护好自己和别人的安全,不打闹才能出去玩。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昨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老师们也怕出危险,不敢轻易带孩子们出去玩耍了。家长们的态度是还是要让孩子出去玩,有问题说问题,互相表示了理解。
乃兴爸爸来了之后,活动开始:签订承诺书之后,第一步是自我介绍,感觉一圈下来多数能认识了,再就是进行了宣誓仪式。自我表达今天采用了绘画的方式,十五分钟的时间,画出一家人活动的场景,然后拿着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困惑,大家提出建议进行讨论交流。
好几个家庭画的都是一字排开快乐游戏的状态,绝大多数还是很和谐的。有的是大人在两边孩子在中间,有的是孩子在两边大人在中间,总体感觉现在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更像是伙伴关系。有的是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画面里没有爸爸,还有的分组呈现写作业和做游戏等不同的场景。
比较特别的是梓潇妈妈的画,都是冷色调,高冷的妈妈板着脸,带着“刺头”的孩子,爸爸在另外的空间里工作,很难沟通的状态,整个气氛透着沉闷和压抑。她提到孩子愿意来上学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梓潇每天进了教室还带着棉帽子不肯摘,天天不写笔记,撕纸扔纸、经常打闹被批评的样子,那感觉真是一言难尽的。
琪琪妈妈说不谈学习孩子其他都好,她还提到孩子在家自己起床穿衣服不给大人添麻烦,她觉得啥都没管孩子就忽然长大了——孩子现在是在用问题求关注吗?这也让我有点理解了她家孩子学业困难的原因:在以前的生活经历中,孩子本来一切都可以随意,没有任何要求的,现在忽然冒出来各种规则和限制,确实让他难以理解也不好接受。再就是妈妈的图画中准确地表达了孩子不想写作业偷偷地在恐惧里玩耍的状态,和在学校里的情况如出一辙。我一直觉得她和孩子是黏在一起的,但图画里她和孩子却是背对着背,很可能妈妈的要求就和孩子的想法就是背道而驰。画面里没有出现姐姐和孩子爸爸,到底是沟通不一致还是得不到支持还很难说。
说起困惑,多数都提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告诉大家对物和对人是不同的,与人交流,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表达要用规范完整的句子。电子产品的过多使用也有很大影响。
关于记不住的问题,一个是要求不能太高,一个是调动积极情绪树立信心,再就是拓展阅读增强语感。不论成绩好孬,只要孩子还愿意努力学、努力记就是成功。
再就是甲伟妈妈看到孩子有时候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就认定孩子没认真听,我让她现场回顾刚刚我们讲的内容,结果是她忽然卡壳,连三分之一也没有复述出来。大家这才认识到,靠耳朵加强记忆是很难的,继恩爸爸提到还是要看笔记复述复习。这也让我再次领悟到:讲得再明白的知识内容,只要没有内化,没落实到实践上就会记不住,成年人都不行何况孩子呢。
生活不易,每个家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雨阴晴,孩子们能快乐健康地长大就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