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言诗在唐代,时见之歌坛,但并不是每一首诗都能歌。诗人们每以其诗得入管弦为荣。
六朝时已有萌芽,在唐代后期兴起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实际上就是为乐曲所配的歌词。中国音乐受外来的影响很深,汉代乐府已杂西域之风。及六期而更盛行“胡夷之曲”。西凉乐、龟兹乐其曲度皆为时俗所知。
除了“胡夷之曲”,“里巷之曲”亦是词的来历之一。如《竹枝词》、《杨柳枝》、《欸乃曲》等皆为南方的民歌。《竹枝词》经大诗人刘禹锡改革,仍为七言,入曲入乐,押韵,用民间口语,不讲格律,吹短笛,击鼓以赴节,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
“胡夷之曲”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因为音乐上的要求,词的句子有长有短,由盛唐到中唐,词在民间逐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