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记忆与整理
61.经过压缩的信息更有价值:信息的价值不在于收集,更在于压缩
62.经过行动帅选的记忆更深刻:用实际行动来消除记忆中的多余脂肪
63.分享经历,能够抚平心灵创伤:记得,是为了更好地忘记
64.只有梳理经历,才能挥别过去:以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问题
65.聚焦于回忆,能够解开心结
聚焦疗法的核心理念是,将过去因为痛苦而压抑的无意识的情感,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呈现出来。
66.用积极的经验替代复杂的情结
67.化解情结能够疏通人际关系:通过维护心灵来维护人际关系
68.紧张是有关自身能力的一种提醒
紧张是因为知道交付的任务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而产生的一个心理状态
磨炼技能会使大脑进入心流状态
69.利用肌肉混淆理论,可以控制紧张感:正确应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肌肉混淆,是一种以肌肉无法预测下一次动作为目的的肌肉训练方法。
70.记忆的最高境界是无须记忆
学一样东西,学到可以不学的境界,这才是真正学会。——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
无论是思考、行动还是学习都是如此,只要有意识地去做,也就意味着你还没有真正掌握。
事实上,忘记了,也就真正记住了。即使忘记了所学的东西,也能做到运用自如仿佛自己从未遗忘。所谓忘记,无非是早已将无法泯灭的记忆藏于心底。
71.如何战胜对新事物的恐惧?
先观察和了解,熟悉之后再去接近,只要将这一系列步骤完美地衔接起来就可以了。
72.大脑反复思考同一件事就会感到疲劳
73.如何忘却烦恼?——通过扫地、洗碗等活动转换大脑模式
第六章 读书与写作
74.阅读高难度文章能培养“概念脑”:读书不需要做到100%理解文意
75.热衷阅读,能锻炼“细节脑”
培养细节脑的读书方法的核心在于,热衷于读书的体验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读书,带你瞬间进入另一个世界。
76.尊重个人体验,阅读感受没必要人云亦云
77.以接近书写的速度阅读,更容易吸收知识
78.反复读同一本书会有什么效果?
读书是一个发现彩蛋(惊喜)的有趣过程。
79.人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即便经过漫长的岁月却仍然让人想要继续读下去的作品才真正有价值。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效率,而是为了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经典。
80.读书对大脑有什么好处?——读书给大脑提供优质的负荷。
81.为什么写文章应一气呵成?——锻炼提取记忆的回路
有意识地完成数量和速度训练,知识和经验就会被频繁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大脑的回路才能够有效运转。
82.所谓聪明,其实是记忆编辑能力强
83.写自传是对大脑最好的训练:回顾过去的部位和想象未来的部位相邻
84.如何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对自己的观点在心中进行反驳和验证
85.要想文章写得好,人生阅历要丰富:写作要有读者意识
86.写好文章需要专业技巧+“心智理论”:揣摩对方心思之后再动笔
心智理论:是指能够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87.“泛读”和“精读”该如何选择:积累片段式输入的学习方法也很有效
88.写博客是改变自己行动的绝佳工具
89.读者反馈能有效锻炼写作能力
90.为什么要多学一门语言?
学会一门语言,将为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91.手写和打字,哪种方式对大脑更好?——手写
对大脑而言,有压力胜过无压力。
第七章 习惯与健康
92.起床后3小时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93.经常思考,大脑就能保持年轻
只要努力,大脑就会积极做出回应。
94.微笑能带来积极情绪
95.慢跑也能锻炼大脑能力
96.积极想象未来,能激发大脑潜力:用日记进行想象训练
日记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在动摇、觉醒、迷惘中失去希望,是一种能够将经验作为意义记录下来的工具。
97.收集每一点进步,大脑会逐渐变得快乐
努力成为心目中最好的自己
98.听喜欢的音乐能够提升大脑的活跃度
99.左右脑均衡开发,有效防止大脑疲劳
100.“一见钟情”的秘密
杏仁核的反应远比大脑皮质要快,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大脑皮质作为有意识的反应紧随其后。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读书笔记(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建立你的技能学习系统 1. 思考的方法:思考的改变,是笔记关键 不要只记录你看到的,要记录你想到的 思考就是去分析...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