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孩子们陆续带来了几只小乌龟,投放在自然角每天的精心照顾,可是有一天乌龟不知为何原因突然一下子死掉三只,孩子们观察着最后一只小乌龟,皱起了眉头,因乌龟的死因不明,所以由老师将乌龟放到一个小袋子里,暂时放到了门口。
为了让幼儿接触自然,关注动植物,感受生命的诞生、感受生命教育课程,在过程中带给孩子有质感的生命教育。于是在下午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小乌龟为什么会死呢?我们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饿死了?”“会不会天气太冷冻死了”“会不会是紫外线灯有辐射呀?”“教室里太闷了,闷死的”“是不是水太多了,憋死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上网查阅了相关材料发现,小乌龟突然死的原因有好多种,比如:疾病、饲养环境不卫生、饮食不均衡、气候变化等等都会有关系,由于这三只小乌龟死亡原因不明,所以没让孩子们碰小乌龟。紧接着讨论将死掉的小乌龟怎样安置它,有的小朋友在讨论的过程中眼睛都红红的。
有的小朋友说:“我们把它倒进垃圾桶。”
“要把它包起来埋到土里”
“我们把它晒成乌龟干,标本可以一直保存着”
“我想每天都看到小乌龟,放在教室吧”
......
根据孩子们的交流讨论,我们一直决定把小乌龟埋到土里,在户外活动我们选择了两处埋小乌龟的地方,就是大树旁和我们中牡丹花的地方,于是我们邀请门卫爷爷帮我们挖了一个坑,老师拿着放进去,填好土,每位小朋友看着小乌龟可以说一句自己想对小乌龟说的话。
有的小朋友说:“小乌龟,我会想你的。”
“小乌龟,你去天上也要好好吃饭”
安置好小乌龟后,回班级有的小朋友说还想再养几只小乌龟,原因是现在班里只有一只小乌龟,它自己很孤单,面对孩子们的想法,我提出了几点问题:
1、养乌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每天观察、照顾、喂食、换水清理。
2、需要有丰富的养龟经验。
孩子们面对我提出来的问题,考虑了一下,当天晚上回家后,好几位小朋友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养龟的小知识,还观看了相关的视频。同时,在几天的观察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对于班里仅有的一只小乌龟照顾的非常细心,每天提醒着要清理乌龟池、要换干净的水、多次少量的喂食、不能直接用自来水,要将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两天才能给小乌龟用,有的小朋友还专门卖乌龟的叔叔那里学习养乌龟的小知识,看得出来真的在学以致用!
于是,在中午散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孩子们,看到你们这两天把班里最后一只小乌龟照顾的这么好,看的出来你们真的在认真的学习养小乌龟的方法,你们想继续养小乌龟吗?”看到孩子们眼睛像看到了光一样,并且纷纷点头,我答应了孩子们要重新养小乌龟,当时,正是《萌宠乐园》主题,孩子们对于小乌龟的兴趣高涨,在第二核心活动中孩子们投票选出最喜欢的小萌宠也是小乌龟,于是我便和孩子们讨论,看看小乌龟是怎样孵化的。
在《3~6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我们起初观看了相关的视频,知道了小乌龟是卵生动物,在视频中感受到了这个小生命的诞生有多奇妙,但没有亲历这个过程,没有亲眼见到那个时刻,我们都难以真正感知到。于是,我便准备了乌龟蛋和孵化器,准备上演一场孩子们和龟蛋的故事。
一、初遇龟蛋
在刚拿回来的第一天,孩子们有许多问题,“乌龟蛋好小呀”
“黑色的沙会不会闷着乌龟蛋?”“它什么时候能孵化出来呢?”“我们要怎么照顾它呢?”
一共是6颗乌龟蛋,通过调查了解先将蛋轻轻倒出,孩子近距离的观察乌龟蛋,龟蛋白斑的部分朝上,盖上蛭石,蛭石是比较轻,保温性能、保湿性、透气性都比较好,防震适合养龟,里面需要保持潮湿,每天喷水1-2次,手抓一把蛭石,捏成团挤不出水的时候是最好的湿度。
有的小朋友在过程中问道:“为什么视频里有的蛋可以孵出来小乌龟,有的蛋孵不出来呢?”带着孩子们的疑问一起观察龟蛋,为什么会孵化出小乌龟呢? 发现有精斑的蛋是受过精的蛋,可以孵化出小乌龟,用强光照的方法看到了蛋里面有红血丝说明离小乌龟出壳还有15天左右,龟蛋两头出现黑色,说明离出壳还有10天左右,如果有裂纹说明离出壳还有一周左右。
还有温度,在观察中,孩子们眼睛一直认真的盯着看,最佳孵化的温度是多少呢?我们问了养龟小助手了解到小乌龟孵化的雌雄是由温度来决定的,孩子们一脸惊奇的看着我。我耐心解答:大部分的龟的性别,都是由温度决定的。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孵出来的龟多为雌性,温度较低,多数为雄性。了解过后我们将孵化器的温度调在30℃-35℃这个区间里,如果温度太高会导致受精卵死亡。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如果照顾龟蛋,明白了龟蛋的重要性,要一起感受小乌龟破壳而出的喜悦,体会当爸爸妈妈的心情。
在平时的活动区孩子们每天都会要求光照看一看里面有没有红血丝,孩子们都会记得每天喷水、观察温度牢牢记在心里。
在给小乌龟做“B”超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在阳光底下再亮的灯光也照不出来蛋宝宝里面的样子,有一位小朋友说姐姐之前在家里照乌龟蛋的时候把窗帘也拉上了,关上灯,于是孩子们把自然角旁边的窗帘拉上后,灯照观察,发现确实清楚了不少。随着每天孩子们的记录表征,会发现蛋从刚开始硬变得稍微有点软了。
二、小乌龟蛋裂了!
在一天周二的早晨,孩子们在活动区给小乌龟喷水时,惊喜的发现壳裂了!孩子们开心的喊道:“老师!乌龟壳裂了!”如果有裂纹说明离出壳还有一周左右,孩子们一天过来看好几次,看看小乌龟有没有破壳而出,内心非常的激动!
孩子们看到裂了一条长长的纹路,在活动区分享时,我们了解了裂了壳后该如何照顾小乌龟蛋呢?
孩子们总结出来几条:首先,不要把水喷在蛋里面,要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合,其次,要及时的观察先出来乌龟的脚还是乌龟的头呢?做好记录。
在孩子们观察过程中正好看到小乌龟要往外爬,乌龟破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乌龟用嘴巴来划破蛋壳,然后慢慢的前肢往前伸,慢慢的钻出来。
三、龟宝宝破壳而出!
在裂后的第四天,5月22日当天小乌龟便从蛋壳里爬了出来,身上金灿灿的,小乌龟破壳后会带肚脐眼(卵黄),肚子上会有一块像肉肉的一个东西,需要停留在蛭石中3天左右,待卵黄自动收复才可以下水养。就在班级里小乌龟孵出来没多久,小朋友在家里孵的小乌龟也破壳而出啦~真是双喜临门呢!
卵黄消失后,我们将小乌龟放到了孩子们给装饰的家中,里面铺了一些小石头、还有两颗树,孩子们对于这个鲜活的小生命是在太喜欢了,有的小朋友感慨道:“真是太不容易了!终于变成小乌龟了!”同样,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不容易。
孩子们从小小的乌龟蛋孵化成有温度的小生命,孵化小乌龟也是让孩子们见证了生命诞生的时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从蛋孵化出小乌龟,非常的激动和开心,孵化出来的小乌龟还要继续照顾,这一次孩子们更加谨慎的照顾着“龟宝宝”,还给第一只小乌龟齐了名字,叫“龟龟”,第二只孵化出来的小乌龟叫“笑笑”看到它的嘴巴张大,像是在微笑一样。
蛋宝宝带给孩子们的惊喜与触动,冲击与思考远远超出了预期。孩子们在过程中全程的参与,遇到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去探索与学习,孩子们也承担起“爸爸妈妈”的角色,细心照料“蛋宝宝”,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每日观察,将自己的疑问一点一点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
孵化出来两只小乌龟,还有四个乌龟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和孩子们一起期待着剩下四只小乌龟的到来吧!
“为什么同样乌龟蛋是一样的,同一个孵化器,孵化出来的时间却不一样呢?剩下的四只小乌龟什么时候能出壳呢?”
带着孩子们的问题,一起进行了调查,有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问了我们的养龟小助手.....总结出来几点有可能影响小乌龟孵化的因素:
1、部分蛭石喷水太多,乌龟蛋可能发霉。
2、有可能本身乌龟蛋的质量不太好。
3、有可能底下的乌龟蛋买的太深,没有氧气。
4、底下乌龟蛋温度太低,达不到孵化的温度。
抓住本次的教育契机,以部分没有成功孵化的乌龟作为探究点,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更细致照顾乌龟蛋?讨论后我们还一起制定我们小一班的养龟小约定:
首先,要定时给蛭石喷水,每天喷1-2水。
其次,观察的时候不能剧烈摇晃孵化盒子,要轻拿轻放。
最后,及时观察孵化箱温度是否合适,孵化箱有没有没盖好。
在部分孩子遇到剩下的小乌龟不出壳的问题时,感觉到孩子们明显的焦虑和担心,最终能寻求大人的帮助解决问题,与同伴讨论,在过程中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式方法,主动解决问题。通过在活动区中对蛋宝宝精心的照顾,认真的去记录,每隔两三天,会和孩子们一起检查乌龟的孵化情况,观察乌龟蛋的变化,孵化乌龟的过程充满着未知和惊喜,看看接下来的小乌龟们能否健康“蛋”生?
未完待续.....
教师小结:本次课程活动真正的从生活中开展,从班级中小乌龟死掉引发出孩子们对小乌龟的兴趣,孩子从实际体验中所得到的知识才是最真实的知识,在亲身感受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对他们发展才更有价值。而且,在过程中不仅仅是孩子学习到很多,老师也是收获许多关于小乌龟的知识,从孵化到饲养的活动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原本对乌龟的认识只停留在外形特征上,但是经过本次活动的实施,我们认识更多的乌龟的种类,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增长了很多关于孵化乌龟、照顾乌龟的科普小知识。针对孵化活动,我们也从各个渠道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能在幼儿提出问题时,适时引导和推进。在过程中会充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逐渐懂得了热爱、尊重和保护生命。当然,我们还有四颗乌龟蛋还未孵化成,关于乌龟的课程也不会因此结束,我们将带领孩子继续去发现、去探索。